宋代的風俗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傳統,“為政必先究風俗”、“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恪守的祖訓。最高統治者不僅要親自過問風俗民情,還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風民俗,在制定國策時以它作為重要參照,並由史官載入史冊,為後世的治國理政留下治理風俗的經驗。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宋代的風俗基本內容

  宋代對士、農、工、商的服飾,限制極為嚴格。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民俗》記載:“其賣藥賣卦,皆具冠帶。至於乞丐者,亦有規格。稍似懈怠,眾所不容。其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謂如香鋪裹香人,即頂帽披背;質庫***當鋪***掌事,即著皁***黑***衫角帶不頂帽之類。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可見,在宋代,除從服飾上可以看出等級差別外,還可以看出他們所從事的行業。

  北宋的東京和南宋的臨安,是當時南北飲食的兩個交流中心,從中可以看出當時飲食的狀況。北宋的東京,已傳入南方的烹飪技術,改變了以前北方人粗放的飲食習慣。在那裡,北饌、南食、川飯等幾種菜系互相競爭,使飲食業變得更加豐富。宋室南渡後,隨著大量北方人口的遷入,東京的飲食業也進入臨安,使南北的飲食再次得到交流,形成“飲食混淆,無南北之分矣”***吳自牧《夢粱錄》卷16***的局面。從《東京夢華錄》《夢粱錄》等文獻的記載來看,兩宋的烹飪技術已經相當高超,有烹、燒、烤、炒、爆、溜、煮、燉、、滷、蒸、臘、蜜、蔥拔、酒、凍、、籤、醃、託、兜等幾十種,每一種都可以做出二十多個品種,可謂豐富多彩。

  北宋初年,對各級官員的服色都有嚴格規定

  北宋初年,曾對各級官員的服色做出嚴格的規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硃色,七品以上穿綠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於普通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二色。

  宋代的社會風貌:

  一、衣食住行:

  1、衣:統治者衣飾華美;衣著受北方少數民族影響;婦女纏足的陋習傳開

  2、食:飲食豐富,南北方各具特色

  3、住:農村、城市住房各具特色,貴族官僚的住宅相當巨集麗

  4、行:交通發達,旅店興盛

  二、娛樂和節日:

  1、“瓦子“:城市中娛樂和兼商業的場所,十分熱鬧

  2、節日:宋代就有了今天的傳統節日:宋代春節的風俗

  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就是宋代流傳下來的。

  宋代賞花習俗

  宋代人有賞花的習俗,每當春暖花開時節,城裡的男男女女就“爭先出城探春”,結伴賞花。《東京夢華錄》就記載了當時園圃之多和花開之盛。

  司馬光在洛陽曾建“獨樂園”,蘇軾寫詩作了描述:“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畝園,花竹秀而野;花香襲杖履,竹色侵盞 ”,形象地寫出了獨樂園的樸野之趣。大詩人陸游宦遊入蜀,花開時節四處遊園賞花,“看花南陌復東阡,曉露初幹日正妍。走馬碧雞坊裡去,市人喚作海棠顛。”表現了詩人悠然閒適、盡情享受春光的喜悅之情。

  詩人們遊園賞花,並不全是讚美,也有諷刺。“名園雖自屬侯家,任客閒遊到日斜。富貴位高無暇出,主人空看折來花。”侯家坐擁名園,卻無暇遊賞,只看折下的花。富貴使他們無從接近大自然,也就失去了造化賜予人類的美的享受。詩人穆修巧借遊園給了佔有園林之勝的貴侯們以辛辣的諷刺。

  宋人在典禮、宴慶、佳節、出遊時有簪花的習俗。簪花又稱插花、戴花,本是重陽登高習俗,“簾前柳絮驚春晚,頭上花枝奈老何”,寫的是蘇軾在杭州賞花插花的情景,發出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黃庭堅的詞中也有“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的句子。

  賞花、簪花的習俗促進了鮮花貿易,書載洛陽、揚州、成都等都有花市。汴京、臨安等還有沿街叫賣的花販。如方岳的《湖上》:“今歲春風特地寒,百花無賴已摧殘。馬滕曉雨如塵細,處處筠籃賣牡丹。”

李公麟的人物生平
朱熹的人物生平
相關知識
宋代的風俗有哪些
立秋的風俗有哪些
穀雨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_關於中國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_關於中國春節的習俗
關於中秋不同地方的風俗有哪些
宋代的節日有哪些
潮汕地區的元宵節風俗有哪些
潮州的中元節風俗有哪些
上古先民都吃什麼_上古先民的飲食風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