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行業勵志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做為服務行業其主要一點就是你的服務是否到位,消費者是否對人們的服務能否滿意.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撞開南牆 見到成功

  他出生於河南新鄉,26歲前他的人生平凡無奇。26歲時他擔任了一家小化工廠的廠長,人生從此轉變。這是家很小的化工企業,他上任不到一年半,就由於三角債的原因,銷售資金難以收回,資金無法正常週轉,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很多員工已經另謀高就,剩下的是些無法找到去處的人。當時也有許多選擇擺在他面前,但他選擇了堅持!他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制定了拯救工廠的具體方案。首先是冒險將廠子抵押,從銀行裡貸款給工人發工資,維繫基本的隊伍及運轉;然後就是派人外出追債??第二年,一家公司開始償付欠款,工廠逐步走出困境。這次走出困境,讓年輕的他初次感受到“堅持”的神力。但在成功地把工廠帶上正軌之後,他卻開始醞釀著離開。

  他到了深圳,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經過一番籌備後,他與幾位志同道合者籌集了2000萬元資金,成立了深圳愛迷爾食品有限公司,要生產“太太口服液”。2000萬元中的一半用於修建廠房,另一半用於購買裝置、做流動資金。但更大的困難又來了:還沒有正式開始生產,2000萬元就花光了,他不得不再次面對資金困境。員工工資沒有著落,人心渙散,連合夥人也想散夥了,情境與他擔任化工廠廠長時何其相似!只是,這次規模更大,形勢更為嚴峻。更要命的是,在深圳的他沒有任何途徑從銀行貸款。

  一天他在食堂吃晚飯,聽到員工們在發牢騷,沉悶的情緒似乎一觸即發。他果斷召集全體員工,給員工們講話。他描繪了公司的發展前景以及自己的夢想,還有當前的困境。他說:“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困難是暫時的,何去何從,還得由大家決定。一條路是我們承認失敗,一鬨而散,我賣廠房、賣裝置也會把工資一分錢不少地發給大家;還有一條路是堅持,只發生活費,勒緊褲腰帶,渡過難關,走出困境後,欠大家的工資連本帶利一起發,大家到時也都是公司的創業元勳!”他講了40分鐘,員工們被深深震撼了,默默地接過生活費,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則是四處奔走,籌措資金,並以廠房和裝置做抵押,以32%的高息向地下錢莊借了500萬元。32%的利息,是個足以壓死很多人的賭注!可為了發展,他只能選擇這條路。其後的一年多時間,他一半以上的精力用在不斷借錢上。 1993年3月8日“太太口服液”終於上市銷售,第一年賣了近3000萬元,第二年賣了1.6億元。他兌現了承諾,將拖欠的工資連本帶利還給了員工。 後來他的公司更名為深圳太太藥業有限公司,他最終獲得了成功。有人說他運氣好,他的迴應是:“運氣實際上來自於很多年的辛苦和堅持,如果沒有關鍵時刻頂住壓力,當時哪怕有一絲的軟弱,也就沒有今天,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當然。”他又說,“堅持不是賭博,也不靠運氣,堅持要在方向正確,方法還能不斷糾正的情況下,堅持需要智慧的支撐。沒有智慧的堅持,那叫固執、迂腐、不可救藥!”正是在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堅持”讓他度過了難關,迎來了豔陽天。

  他就是朱保國,現在旗下擁有健康元、麗珠得樂兩家上市公司及多家控股子公司,員工8000多人,資產40多億元。他的經歷看起來一帆風順,背後卻是艱難曲折。

  當許多人說他是瘋子的時候,他在堅持;當合夥人離他而去時,他還在堅持;甚至當他負債累累瀕臨絕境時,他還在堅持!他這樣總結著自己的成功,“人家說不撞南牆不回頭,我是撞了南牆,還要撞開它!”

  2:女大學生的香糯致富

  23歲的楊曉琳在大學畢業前就開始創業了!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她,都當了半年多的糕點店老闆了

  楊曉琳,山東輕工業學院財務管理2010屆畢業生,從小就很喜歡烘焙,進入大學後,“想要開一家糕點店”的念頭在她心裡越來越強烈。2007年5月,當打聽到上海有烘焙展會時,她坐不住了,帶著自己攢的零花錢來到了展會現場。在現場,看著來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烘焙糕點,楊曉琳特別興奮。考察中,臺灣有一家公司展出的當地特色糕點讓她過口不忘。

  回到濟南後,只要上課不忙,楊曉琳就喜歡跑到市區四處轉悠,看看都有什麼樣的糕點店。經過調研,她發現自己吃到的美味鳳梨酥等臺灣糕點在濟南並沒有太多銷售商家,這個發現讓她“蠢蠢欲動”。幾經周折,2009年剛上大四的楊曉琳聯絡到了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這家臺灣公司,表達了自己的意向,希望能在濟南也開一家臺灣糕點店鋪。

  “人家一聽說我還是在校生,開始並不太樂意。還好,最後他們還是被我的誠心打動了。”楊曉琳說。一旦確定了目標,楊曉琳立刻開始行動。她找到父母,將自己的市場調研結果詳細地講解給父母聽。終於,楊曉琳的父母同意先借給她創業資金。

  借到了創業資金,楊曉琳又開始到處租房。有了房子,她就開始跟著臺灣糕點公司派來的烘焙師傅學習。那段時間,楊曉琳多數時間都泡在店裡。有時為了研究怎樣能將糕點做得更好,她經常要熬夜到凌晨。

  2010年1月,楊曉琳的小店正式開張了,還沒畢業的她成了小老闆。小店的隔壁是一家已小有名氣的糕點店,有時一些顧客來買糕點時,看到楊曉琳的小店會好奇地到店裡去轉轉。但他們問楊曉琳最多的就是“你們店裡的東西好不好吃”。

  開始創業後,楊曉琳才感覺有好多東西要學。做出了好吃的糕點顧客卻很少,或者顧客很多時來不及做太多糕點,這些都會讓楊曉琳“頭大”。另外,如何和顧客打交道、怎樣管理比自己年齡還大的員工等,這些都是初次創業的楊曉琳不停學習的內容。

  創業小貼士:楊曉琳認為大學生創業不要好高騖遠,要從基礎做起。對於選擇的專案要做充分的市場調研,不斷地去了解這個行業,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從咖啡店小妹到世界咖啡女王

  人生有幾次的練習機會?練習幾次會成功?從咖啡廳小妹到咖啡達人.這位鄉下女孩用上萬次的練習一舉贏得世界盃咖啡大師選拔賽臺灣冠軍。她靠什麼精神拿到這殊榮?

  2010年11月29日,穿著白色襯衫、綁著馬尾的李雅婷接過冠軍獎牌,害羞地接受眾人歡呼。從咖啡店小妹到世界冠軍,31歲的她也曾在人生道路上感到迷惘。到底靠著什麼樣的精神,讓她終於嚐到冠軍的滋味?

  3:咖啡達人甘拜下風

  奪下“世界咖啡大師大賽”臺灣區選拔賽冠軍後,李雅婷今年將遠赴哥倫比亞參加世界大賽。其實,這已不是這位身材嬌小的女咖啡達人的第一個冠軍頭銜:2009年10月,她就打敗60多位參賽者,從以虹吸式咖啡自豪的日本人手中,奪得“第一屆世界盃虹吸咖啡大賽”冠軍,讓日本眾多咖啡達人甘拜下風。

  日本達人研究了一輩子的虹吸式咖啡,卻敗在入行只有8年的李雅婷手下,她制勝的祕訣是什麼?

  起床後泡一杯咖啡,是許多人每天早上不可或缺的享受,但要從咖啡愛好者到達人,卻有一段漫漫長路。咖啡行家對於進入咖啡殿堂有個共同的術語,叫作“From S to Cup”,意思就是從咖啡種子seed,到最終的一杯咖啡cup,每個步驟都是學問,環節只要稍有變動,的味道就截然不同。

  一杯咖啡要好喝,關鍵就在於善於掌握各種變數的平衡,只有掌握咖啡豆產地、咖啡豆處理,到咖啡豆的烘焙、咖啡豆的研磨、沖泡咖啡方式這套繁複知識,才能算勉強一窺咖啡奧妙。圈子裡稱這群人為咖啡吧檯師或者咖啡師,外界稱他們為咖啡達人。要成為達人,除了味覺的天分外,就只有苦練一途!

  練習300公斤咖啡豆

  在決賽中,選手們被要求在15分鐘之內,端出4杯意式濃縮咖啡、4杯卡布其諾、4杯創意咖啡,平均75秒要端出一杯。如果沒有平時的苦練,不可能在比賽的高壓下,短時間內泡出頂級的咖啡。

  引領李雅婷進入咖啡世界的師傅李美娟指出:“她比賽前,光上一屆冠軍的比賽影片,就從頭到尾100多次。”

  為了找出口感和風味最多重層次的咖啡豆,李雅婷任職的臺灣歐舍咖啡,特地到非洲衣索比亞和肯亞尋找這次比賽用的咖啡豆,終於在衣索比亞的哈瑪合作社這個小產區找到日標。這裡一年只出產900袋咖啡豆,隨著採收時間的不同,品質也有略微的差異,他們在900袋中挑出6袋,重達360公斤。

  這麼多咖啡豆,就算開店營業,都夠用上1年了。李雅婷指著空蕩的麻袋,苦笑著說:“因為練習比賽,用到只剩下20公斤了。”

  夜深時反覆苦練

  重複磨豆、敲粉、整粉、填壓,記住每次的手感和試飲結果,找出最對的感覺。比賽前5個月,李雅婷沖泡咖啡超過1.4萬杯。

  李雅婷平時擔任店長,要負責店內的營運,只有在夜深人靜、咖啡館打烊後,才是她開始練習的時間。每天重複數百次同樣的動作,聽著單調的磨豆子噪音,只為了掌握味道變數的平衡。每個晚上,她就像武功高手,一次又一次地練習,直到雙手肌肉掌握了做出正確味道的感覺。

  啟動震耳欲聾的磨豆機,出粉,放在鼻前嗅了嗅,毫不猶豫地倒掉,繼續調整旋鈕,旋動機器,磨粉,鼻嗅,又毫不手軟倒掉,咖啡粉越堆越高,只因為“氣味不對”。

  這還只是填粉沖泡的步驟而已,2種咖啡豆的比例如何混合?豆子是要淺焙、中焙還是深焙?烘焙過的豆子熟成幾天之後會出現最佳風味?咖啡粉的粗細?只有不停地嘗試和練習,才能找出最佳結果。

  通過苦練泡出味道一致的咖啡,只是基本,要能成為達人中的達人,還需要勇敢嘗試的創意。

  創意咖啡驚豔評審

  冠軍賽最困難的,是創意咖啡這部分,不曾到過非洲的李雅婷,手上的參考資料只有同事從非洲帶回的乾燥香草樣本和照片。照片裡衣索比亞的哈瑪合作社,是一片被香草所包圍的農莊。同事形容說:“當你聞到空氣中開始帶有淡淡的香草味,就知道快到目的地了。當咖啡收成的季節,周邊的茉莉、姜花香氣,讓你覺得好像是來到花園當中。”

  這2項元素,成為李雅婷創意咖啡最終表現的元素,評審先喝一口香草茶,在嗅覺中進人中非哈瑪這個地理空間,接著喝第二口花茶,彷彿進入哈瑪收成咖啡的季節。但最終怎麼表現衣索比亞這個地方的風味呢?一杯意式咖啡,配上了從衣索比亞帶回來的蜂蜜,形成風味天成的搭配。從香草茶、花茶,到最後一杯咖啡。讓評審從空間、時間、味道3方面體會衣索比亞這個主題,李雅婷在創意咖啡得到高分。

  創意的背後,是不停地嘗試。“我們幾乎試過能買到的所有花草,要在臺灣找出符合衣索比亞風味的香草和花茶.但又不能讓這些花草蓋掉咖啡的味道。”

  人生是一杯咖啡

  如果沒有嘗試的勇氣,李雅婷不可能打敗競爭對手勝出,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也是以同樣的精神走出自己的道路。

  18歲之前的李雅婷,還抓不到人生的目標。當初報考高職時,羨慕念服裝設計的表姐每天可以接觸漂亮衣服,所以跟著選擇服裝設計科,進入學校之後才發現自己不是那塊料,畢業後就沒再接觸服裝設計。

  放棄服裝領域,她改報考食品科系,這期間,她嘗試各種方向,從學調酒到糕餅烘焙,也考過中餐師執照,甚至還去醫院實習當營養師。“什麼都學看看、試看看。”她不放棄嘗試的機會,不喜歡就毅然放棄!

  沒想到,反而是在工讀的咖啡店裡,接觸到咖啡後,讓她找到不能自拔的樂趣。李雅婷的創意咖啡,也如同她嘗試和練習的人生過程一樣,累積、摸索出最精準的配方,得到最適合的方向。

  不放棄嘗試,勇敢探索生命的可能性,就是她成為咖啡冠軍的祕訣!

服務業勵志小故事
佛教勵志小故事大全
相關知識
服務行業勵志小故事
服務業勵志小故事
服務行業勵志的句子_服務工作勵志的話語
服務行業勵志口號名言語錄
服務行業勵志格言
服務行業勵志演講稿3篇
培訓員工的執行力勵志小故事_提升執行力勵志小故事
讓自己負重前行的勵志小故事
企業員工勵志小故事_企業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農村創業勵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