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文素養畢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人文素養作為領導水平、管理藝術和執政能力衡量的重要內容,在領導幹部素質結構中佔有重要成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中學生物教師人文素養提升 》

  [摘要]在現今的教育背景下,生物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提升教師人文素養的途徑主要有強化人文精神、樹立教育信仰、豐富人文知識、提高專業水平等。教師豐富自身的人文素養,能造就教師對教育觀念、教育行為的不斷思考和修正,加強教師的教育使命感,堅定教師的教育信心,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

  [關鍵詞]中學生物;教師;人文素養;提升

  在現今的教育背景下,生物教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這對提升生物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中學理科教師教學時間多、教學任務重,學生管理任務繁雜,工作模式化、缺乏學科系統性,這些非常不利於理科教師人文素養的提升。那麼,作為理科生物教師,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呢?筆者認為,提升教師人文素養主要有以下方法,即強化人文精神、樹立教育信仰、豐富人文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和提高道德修養。

  一、強化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實質體現的是一種理想人性。人文與教育有著久遠而深刻的淵源,“以人為本”是人文精神的本質,它反映了在現階段時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價值觀、人生觀、時代精神的集中表現,人文精神對教師職業成長有重要影響。教師成長狀況可以用這樣一條不等式來表示:第二次成長>第一次成長。如果說第一次成長主要依靠經驗的積累,第二次成長則依靠教師用理論來反思自己的經驗。成長既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人文精神的氣息散發。教師所處的成長狀態遠大於教學方法的獲得,著手進行基於課堂的研究又遠大於經驗的積累,教學團隊之間的合作又遠大於自我獨行,抓住教學工作關鍵又遠大於整體的佈局,教學反思又遠大於埋頭苦幹。善於反思,以一種人文優良品質思考自己,借鑑別人,留下教育精華,揚長避短,反思就成為自我錘鍊的過程,更是一個在精神層次上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因此,生物教師在踐行教育理念獲取教育知識的同時,也應強化自身的人文精神。教師要懂得抓住工作的關鍵,協同團隊的力量不斷進行課堂研究和教學探討,在提高自身素養的同時,提高團隊整體的教育水平。

  二、樹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與人文精神密切相關。教育信仰是通過長期的文化實踐,逐漸積澱、昇華而成的反映人的文化價值理想的社會意識。教育信仰的形成,則依靠教師本人對待教育事業的態度和內在動力的程度。信仰的塑造歷程,有時間階段性。例如,資料表明,剛參加工作3~5年的理科包含生物科教師,注重教學技能的運用;工作5~10年的教師,更注重教學經驗;工作10~15年的教師,則講究教學藝術的形成;有15~20年教齡的教師,更注重教學哲學體系的構建,只有工作了20多年以上的教師才會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的塑造不但利於教師踐行教育理念,獲取有效的教育經驗,而且有助於教師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教育觀念。在樹立教育信仰的過程中,教師人文精神也將得到不斷昇華,同時,也提升了理科教師對教育職業的承諾,加強了教育使命感,堅定了教育信心。

  三、豐富人文知識

  人文知識是人文素養的重要體現,也是教師素質的基礎。它包括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專業能力知識。一個知識粗疏,見解淺陋的人,是很難為人師表的,教師應盡力使自己見識廣博,學養厚實。對於一名中學生物教師來說,既要擁有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又要具備紮實的專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單能把理科概念表達清楚,條理清晰,邏輯嚴密,還要懂得理科科學史知識、理科方法論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等。例如,初中生對概念的學習缺乏真正的理解與思考,習慣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用形象化語言進行概念講解。如在講授“遺傳”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引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來闡述遺傳的概念。另外,還要儘可能地使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去闡述概念。這都體現了教師對學科教學方法掌握的程度。教師只有具備豐富的人文知識才能豐富人文素養,因為廣博文化的養成必會造就教師對教育觀念、教育行為的不斷思考和修正,教師個人整體形象和素質將閃爍出獨特的魅力和個性。

  四、提高專業水平

  在專業水平方面,生物教師應該具備流暢的語言溝通表達能力,掌握系統的實驗技能與方法,具有改進、設計實驗的能力、理解和駕奴教材能力、資訊收集的能力、教學觀察能力、自制教具的能力和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例如,中學生物教師經常會碰到由學生提出的一些令人困擾的問題:“轉基因食物對人體有影響嗎?怎樣才能把優良的基因向後代遺傳?”等等。資訊時代,面對大量的新生文化,富有責任感和上進心的教師在課外的時間裡務必會盡力為學生答疑解惑,雖然不苛求教師成為知識的“自來水”,但是能夠高效收集資訊仍然是新時代教師應具備的一項能力,教師要自覺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熟練掌握多媒體的操作,學會處理資訊和加工資訊的方法。

  五、提高道德修養

  具備人文素養的生物教師應不斷提高內在的道德修養。道德修養的提高首先表現在具有膽識和自信心,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能確立生活和工作目標,用心發展自己,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和敢於挑戰的精神,懂師道,重言行;其次,會愛,懂得關愛別人,尊重弱者,對學生和家人不輕易生氣,能寬容他人,人際關係和睦;第三,會引領團隊,樂意為學生排憂解難,誠摯博愛,點撥與激勵學生要多於苛責和批評,尊重和呵護要多於訓斥和粗暴;第四,富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保持童心,可以跟學生講幽默笑話,不睡懶覺,堅持鍛鍊等。這樣的教師是有靈性的,是魅力四射的,在歲月的洗禮中更好地沉澱了人格內涵,也極大地闡釋了人文素養的精神境界。教育是一種教的行為和學的行為,富含人文精神的教育更多要求教師在精神層次上與學生平等對話,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要培養一個學生,就要喚醒其心中美好的人性,就必須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滲透人文精神,也就是說,教師在用自己的教學語言傳授知識、訓練能力、開發智力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對良好道德的追求,更需要向學生傳遞人與人之間溫暖的關切與愛護。只有這樣,教育才能為培養人文精神和提高文化素養創造條件,教師才能切實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燕國材.素質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2]杜時忠.人文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3]項賢明.走出傳統的教育學理論體系[J].華東師大學報,19962.

  [4]何成剛.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標[N].中國教育報,2001-9-27.

  篇二

  《 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研究 》

  摘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下,大學生不斷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就是提升人文素養的表現。本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人文素養的紐帶關係為視角,探究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下如何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文素養

  一、現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現狀

  1.先做事,後做人

  現代教育體制奉行“成績至上”的原則,學生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文化知識的教育。某省曾做過關於“學生對於課外書籍閱讀情況”的調查,發現僅有14%的學生讀過課外書籍,由此足以看出現在的學生缺少人文科學方面的教育。到了大學才設定“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教育課程,此時,學生的思想觀念已經形成,很難再接受新的理念。所以在我國,人文科學的教育一直缺失,導致我國大學生都是先學做事,再學做人。

  2.資訊化時代的人文素養缺失

  我國已經進入資訊化時代,人們的溝通方式也越來越傾向於網路交流。當代大學生追求網路資訊的文化,但這些文化大多是娛樂八卦、遊戲資訊,很少有大學生會主動關注國家時事、社會新聞,這種情況導致大學生缺少對我國文化、科學的瞭解。我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究“文明和諧”,然而網路文化中的糟粕卻在荼毒我國大學生的精神世界。

  3.物質高於精神

  經濟是生活的基礎,現代人就是追求經濟生活、追求娛樂生活,卻不注重精神追求,忽略了我國“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是促進我國經濟進步的主力軍,但現代企業招聘人才也不是全看能力,而且更看重人品。所以,大學生在追求提升文化技能的時候,也要注重培養自己的人文素養,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意義

  1.增強民族凝聚力

  人文素養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念。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每一時期都為人們創造了寶貴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並且從未放棄對“文明和諧”的追求,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使大學生在不斷學習人文科學的過程中,更加了解中國文化,熱愛祖國,從而增強民族凝聚力。

  2.提升人力資本優勢

  人文素養包括方方面面,對於歷史、科學的學習,對於人的價值觀的提升等都屬於人文素養。大學生提升人文素養可以增強自身的文化素質和精神追求,形成自身特有的人格魅力,在走入社會時,有自己的優勢,能以睿智、文明贏得更多的掌聲。

  3.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文明的建設。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而大學生也從不斷的學習中汲取傳統文化的優秀思想,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養。並通過自身的人文素養折射出國家的文明與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三、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1.新媒體的促進

  雖然新媒體使大家過於關注網路世界而忽略了人文情懷,但這種方式也有它的優越性。在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上,也應運用新媒體的優勢,讓人文情懷深入其中。現在很多人喜歡將網路用語古風化,比如:“我去寫張卷子冷靜一下”轉變為古風就是“紅塵三千墨,不如捲上繁華皆涼薄,一字一成酌”,以優美的風格轉變網路用語的庸俗。

  2.課堂形式的多變

  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主要還是在課堂上,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時,很多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所以,老師在講課時,應該結合課外實踐或課堂辯論等多種形式給學生授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3.實踐活動的開展

  現代大學校園有很多社團組織、文化活動,在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上有很大幫助。學校應該多開展這樣的活動,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石徑.試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20.

  [2]鄒積英,於影,張熹.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規律與教育對策[J].品牌,2015,6.

  篇三

  《 護理技術操作中護士人文素養分析 》

  摘要:目的探析護士人文素養在護理技術操作中的要求和評價方法。方法選擇護士100名為研究物件,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運用《護理操作規程與考核標準》進行考評和目標教學,而觀察組則運用《護理技術操作中人文素養要求及效果評價標準》和《護理操作規程與考核標準》進行考評和目標教學,對兩組的患者滿意度和人文素養考核成績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人文素養考核成績得分明顯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較高,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和考核標準中,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能力考核與培養的重要性,重點考評護士的靈活應變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從而使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人文素養;護理技術操作;評價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髮展,護理事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並且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對臨床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護理思想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臨床護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人文關懷護理作為現代化醫院和現代醫學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其護理質量的高低也關係著醫療質量的提高[1]。因此,本文對護士人文素養在護理技術操作中的要求和評價方法進行了探討,如下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護士100名為研究物件,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0例,所有護士均為女性。對照組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為21.6±2.9歲,其中4例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30例為大專畢業,16例為中專畢業;觀察組年齡20~25歲,平均年齡為21.7±3.1歲,其中5例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32例為大專畢業,13例為中專畢業。兩組護士在學歷、年齡構成等資料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能夠進行對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

  在日常的護理操作中,對照組運用《護理操作規程與考核標準》進行考評和目標教學。

  1.2.2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護理技術操作中人文素養要求及效果評價標準》和《護理操作規程與考核標準》進行考評和目標教學,通常情況下,考評內容包括五個方面:①禮儀要求。護理人員應該保持鞋帽、服裝乾淨和整潔,日常著裝滿足職業需求,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行為規範,儀表大方,舉止端莊和文雅,在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時,應該保持溫和的態度,面帶微笑,友善親切,並且語言易懂、清晰、流暢;②操作前。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操作前,應該主動自我介紹,並耐心給患者解釋接下來需要進行的操作名稱、內容、步驟以及配合要點等,對於無法理解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仔細、認真解答,並且告知患者操作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解決措施,使患者的顧慮消除,獲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援。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合作程度、意識狀態、病情以及心理狀態等進行綜合評估,傾聽患者的主訴,瞭解患者的需求,做好護理準備;③操作中。操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協助患者保持合適的體位,對患者的隱私進行保護,給予患者積極的關心和支援,親切詢問患者,瞭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給予患者無微不至的關懷,並且將患者的實際需求作為基本出發點,為患者提供周到、全面、系統化的護理服務;④操作後。完成護理操作後,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告知患者治療的情況,並且協助患者保持相對舒適的臥位,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對床單進行整理,耐心詢問患者,瞭解患者的需求,並且告知患者相應的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致謝,感謝合作等;⑤整體效果評價。通常情況下,整體效果評價則包括患者滿意度和護士的應變能力。

  1.3評分標準。

  在考核兩組護士時,評分包括了五個方面,即操作中要求、禮儀要求、整體效果評價、操作前要求以及操作後要求等,每個專案20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則說明護士的人文素養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4.0統計學軟體分析和處理本次研究的資料,運用χ—±s表示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2樣本均數對比,運用χ2檢驗組間計數資料對比,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人文素養考核成績對比。

  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人文素養考核成績得分明顯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滿意度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較高,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3.1護理操作中加強人文關懷。

  在臨床護理中,護理操作作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與患者的身心狀況和治療效果密切相關[2]。所以,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護士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對操作前、操作中以及操作後護士需要體現的人文關懷精神進行明確的劃分,並且要求護理人員將《護理技術操作中人文素養要求及效果評價標準》作為基本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增強護理人員的人文服務意識,重視人文護理和溫馨護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2重視人文關懷能力考核。

  對於護理人員而言,護理操作技能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項技能,而考評標準和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護理人員的操作訓練起到積極的塑形和導向作用[3]。但是在傳統的考評標準中,片面重視護理操作技術和程式,沒有充分認識到考慮患者感受和需求的重要性,使人文服務在護理工作中得不到體現。所以,應該對考評標準進行改革,充分認識到人們關懷能力考核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考評標準,並將人文關懷能力納入績效考核中,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確保護理操作規範性的基礎上,又能實現以人為本的護理觀[4]。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人文素養考核成績明顯較高,並且患者滿意度高,說明在護理技術操作中,進一步加強人文素養考核,能夠有效提高護理操作水平和質量。

  綜上所述,在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和考核標準中,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能力考核與培養的重要性,重點考評護士的靈活應變能力、交流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從而使護士的人文關懷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盧玉彬,達朝錦,馬佩芬,郭豔春.護理技術操作中護士人文素養要求與評價探討[J].中華護理教育,2011,04:168~170.

  [2]盧玉彬,達朝錦,馬佩芬,郭豔春.護理技術操作過程中護士人文素養要求與評價方法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1,15:89~90.

  [3]陳魯,陳德.護理技術操作中護士人文素養要求與評價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4,03:174.

  [4]方菊花.李楊.臨床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194:214~215.

有關推薦:

大學裡究竟是學習重要還是人際關係重要
人文素養教育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人文素養畢業論文範文
關於電子商務畢業論文範文
查詢關於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關於電腦保安畢業論文
關於會計監督畢業論文
關於證券金融畢業論文範文
關於大專會計畢業論文
關於財務危機畢業論文
關於水利建設畢業論文範文
關於水利科技畢業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