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數學教研教學工作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7日

  一學期即將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關於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數學教研教學工作總結篇一

  本學期在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的領導和關懷下,堅持以教育教學改革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開展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紮紮實實地做好教學各項工作。現就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夯實常規教學

  為了使我校的集體備課對教學更具指導性,進一步發揮年級教學團隊的智慧。開學初教導室規範了集體備課要求:集體備課從兩方面進行,一是進行單元教學解讀。二是要收集整理單元訓練點。單元解讀要從學生學習本單元已具備的知識基礎,分內容的教學目標,本單元學生較難掌握的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策略等方面來解讀。單元訓練點是先由每位老師收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易錯題、困難題、綜合題。然後備課組長進行整理形成本年級這一單元的訓練點。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備課組分工進行各單元的課時備課,然後分發給各個老師,各個老師在仔細閱讀課時備課的基礎上再結合自己班級的學生對教學設計進行圈點批劃。學期中教導室對對老師們的備課,工作手冊,作業批改進行了檢查。有效的督促了全體教師紮實的進行常規教學。

  二、做實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是全面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有力措施。也是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優化課堂教學,促進我校全體教師的專業成長,建設學習型,研究型教師隊伍的重要途徑。本學期學校開展了豐富有實效的教研活動。1、教學比武常態化。本學期於2013年10月舉行了新教師課堂教學比武活動。本次活動首先由12位新教師上參賽課,然後各學科組圍繞所授的課進行評課。參賽老師都十分重視,準備充分,精心設計,反覆“磨課”,精益求精,各學科的負責人和評委老師身先士卒,不論工作多繁忙,都能事先調課從頭到尾、一絲不苟地聽課,並認真做好記錄,填寫好課堂評價表。體現出對參賽老師的尊重與負責。特別是熊校長,深入教學第一線,聽課的身影出現在語數英音等各科賽場。集中評課時為了保證評課不走過場,有實效。幾位評課組長結合賽課情況從課堂的成功之處以及有待提高的方面撰寫出了高質量的評課稿。評課時老師們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2,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學科研究。為了迎接當陽市教研室在我校召開的“消除低效,建立高效”現場會學校於11月展開了針對性的學科研究,主要是針對小學科的研究。活動首先在擔任各小學科的老師中確定一名教師上研究科,所有擔任該學科的老師參加聽課,然後集中對該門學科的教學有效性策略進行討論,確定了保證該門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教學環節和教學應該遵循的原則。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研究使我校小學科的教學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三、認真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

  為了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教研水平,學校積極組織老師們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本學期我校先後有朱玉春、黃曉瓊、羅穎三位老師參加當陽市數學、綜合實踐、英語優質課競賽活動。為了取得好成績,在胡校長的帶領下,教導室三位老師以及三位教研組長反覆的給上課教師聽課,磨課,從課堂的大的環節到小的細節予以指導。通過上課老師的努力最終三位教師均獲一等獎。認真組織老師們參加各級各類的優秀論文、案例、課件的評選活動,先後有50多名老師的作品上送參評。

  四、認真組織老師們參加各級各類,的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為了使老師們進一步領會新教材的精神,用好新教材。開學初教導處組織二年級數學教師在二年級辦公室利用網路進行了新教材培訓。老師們通過看視

  數學教研教學工作總結篇二

  本學期,我校在中心校各位領導以及我校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以推進高效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創新教研模式,加強學校校本教研建設,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不斷提升“研究、指導、管理、服務”的能力與水平,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繼續加強學校教研隊伍建設

  1.本學期,我們按照計劃每一位教師都圍繞專題***語文專題:閱讀教學;數學專題:計算教教學***上一節研究課,課後教研組長組織交流,使大家在交流中改進提高,以此推進高效課堂教學;

  2.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回來都上一次移植科,並介紹觀摩見聞,開闊大家的視野,促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本期我校派出了饒彬基、劉萍、黃釗鈺、李文麗、羅釗光、韋廣炎、覃淑均、李瑞蓮等大部分教師到南寧、玉林、容州鎮等地觀摩學習,大家都能按學校的規定,高高興興地走出去學習,回來後和大家開開心心的交流、彙報,共同分享,一起成長。

  3.一如既往地堅持利用每一週星期一晚假,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校本培訓,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和我們教育教學工作最貼近的業務知識,指導、促進我們的工作。

  4.本期,我校組織了語文課堂教學比賽,首先是校內全體語文教師都參加了比賽,大家都各顯神通,充分展示個人的最高水平,最後脫穎而出的劉萍老師代表我校參加鎮級比賽,並且奪魁,代表十里鎮到縣比賽,最終為我們鎮捧回“金盃”。這不僅為個人、學校、十里鎮掙得了榮譽,更為我校、我們鎮、甚至全縣教師展示了起高超的教學水平,為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5.根據上級有關活動精神,我校師生一起舉行了中華經典詩詞誦讀活動,脫穎而出的教師陳威妮,學生曾祥鴻,接連到鎮、縣參賽,最陳威妮老師獲得縣級的特等獎的殊榮,曾祥鴻同學也獲得縣級的二等獎。通過此項活動,推動了我校的讀書活動,激起了廣大學生的讀書熱情,使教學也收到非常顯著的效果。通過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諸多活動的開展,幫助學校提煉經驗,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一定會使我們的教師隊伍越來越強大。

  二、全面推進、落實教育教學常規工作

  每學期要求各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教研工作計劃,組織針對各年級的教學情況進行研討,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並根據其計劃進行實時常規教研工作檢查,督查計劃落實情況,使各項工作不流於形式。

  在常規教學方面,我校領導組織力量分別在2013年9月、11月、2014年1月,對全體領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常規工作進行了三次檢查,我們在關注各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計劃總結、教學設計、政治學習、業務學習、聽課、家訪、課後輔導等常規工作檢查的基礎上,著重開展作業佈置批改專項檢查,促使教師對常規教學的重視,改進,使教育教學常規工作全面提升。並且注意督促、提醒大家把工作中積累的材料收集,使我校檔案材料水到渠成,這樣既有實效,又減輕了大家額外負擔。

  在教學效果方面,通過期中、期末兩次綜合檢測的方式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全面具體的瞭解。綜合檢測以統一檢測、交換監考、集中評卷、量化排名、綜合反饋的方式考核各教師的教學狀況。我們嚴格要求只對教師進行排名,不準給學生任何壓力。並把檢測結果與學校的教學獎勵,教師的績效工資、評優評先、職稱評比等密切聯絡,大大激發了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其它工作

  1.配合少先隊引導廣大師生認識中國夢、圓中國夢。

  通過在國旗下的講話,出版報,手抄報比賽等形式,幫助師生種下中國夢,朝著夢想前進奮鬥,讓我們的學生有一個清晰的奮鬥目標,有強大的學習動力。

  2.緊抓“清潔鄉村,美麗校園”的契機,與學校行政發動全體師生,把校園,教室整理、保持得更清潔、更亮麗,使師生有一個優美的工作、學習環境。3.配合學校行政,時時刻刻把師生、學校財務安全放在第一位,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安全教育,使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的神經永遠不放鬆,各種措施、施設第一時間落實到位,確保一切都安全,為教育教學質量保駕護航。

  四、今後努力方向

  經過我們的努力,本學期,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我校教研力量,更加完善教研製度,採取各種方式,各種措施使每位教師深刻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與認真進行教研的必要性,認識到學校發展與通過教研提升辦學水平的重要性,鼓勵廣大教師勤懇踏實做教研,以勤教樂研為榮,以教研推動教改,以教改提高質量,以質量謀求發展,繼續創造性地開展教研工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出應有的貢獻。

  數學教研教學工作總結篇三

  伴隨著2016年新年鐘聲的敲響,一個學期轟轟烈烈的的教研旅程也圓滿畫上了句號。回顧一學期的教研歷程,數學一組的夥伴們以市教科研工作思想為依據;以校教科研工作安排為主線,從校情、學情出發,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帶著對數學學科的熱愛與敬畏,帶著對教研工作的熱情與鑽研,圍繞小話題展開專題研討,行走在思索中,我們一起學習、討論、交流、研究、分享。有人說:“一個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遠。”是呀,和諧的教研團體必將開啟幸福的教育教學旅程。

  一、理論先導,狠抓思想轉變

  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曾說過:“不管從事什麼工作,深深銘刻於頭腦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都隨時會發生作用,使學生受益終身。”數學思想的感悟與運用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集中體現。藉著每週教研的機會,數學一組的老師們潛心研究,系統地學習了《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理念,且在不斷地思考、追逐、實踐中積澱。

  每週教研例會的課標解讀是老師們的營養大餐,“四基”、“四能”指哪些;“數感”如何培養;怎樣提高“符號意識”……一學期來,我們學習新課標,理解新課標,把握新課標,貫徹新課標。

  任何一種成長都不可固步自封,在學校“走出去、請進來”的理念指導下,老師們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克服雙班教學的種種困難,積極參與各種教學研討活動中,並能及時反思教學,分享學習體會。洪伊雯老師的聽課反思《相約名師,聚焦課堂》、王金龍老師的學習心得《兩岸傳唱,瑟瑟共鳴》分別在全體教師大會上分享,並得到老師們的一致讚賞。

  二、話題為主,狠抓課堂常規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本學期,我們著重落實課堂教學常規,研究如何使課堂教學有序、有趣、有效。大家一致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學生要學會聽,老師也要學會聽,良好的傾聽習慣能使課堂學習事半功倍。“培養學生課堂傾聽能力的策略研究”成了我們的校本研究小話題。

  老師們廣泛查閱文獻,並結合生情、班情,構建“情境+問題串”教學模式,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教學探究中,大家從不同視角審視課堂教學現象和行為,通過“自我反思”、“同伴協助”、“專業扶持”等形式,在日常教學及研修中,加強專題的理論學習及提煉,加強課例的驗證,加強策略研究的有效性,使得校本研修實在、紮實、有效。經過一學期的研究,大家梳理出以下幾條策略:

  1.洞悉學生的學習特點。瞭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找準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對接點,使課堂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2.建構積極的思維活動。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從而有效地啟用學生的思維。

  3.建構展示思維的平臺。為學生建立展示思維過程與結果的平臺,使學生有表達真實想法的機會。

  4.建構良好的理答空間。建立起師生對話的空間,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在教師的設問、追問、反問的激發下,實現理性的思維空間。

  5.建構有效的評價機制。積極、合理的課堂評價,對學生的學習能起到激勵作用。

  6.創設生動具體的問題情境。有趣的數學故事、遊戲等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

  7.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教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傾聽方法。

  8.在複述中強化訓練。通過複述或轉述學生的回答,在表達能力得以訓練的同時提高傾聽能力。

  陸九淵先生說過:“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學亦如此,不斷地追問、思考、探究、實踐。使得我們時刻保有敏銳的思維,去探尋一招一式的教學策略,從而解決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夯實基礎。在日常教學及研修中,加強專題的理論學習及提煉,加強課例的驗證,加強策略研究的有效性,讓校本研修實在、紮實、有效。

  三、青藍互助,狠抓教師素養

  本組教師中新教師居多,8名成員中新入伍的老師有5人,另2人的教齡不足5年。為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我校採用“師徒結對”的方式,成立了“青藍工程”,每月第三週開展“師徒聽課日”活動,每月第四周開展“師徒備課日”活動,師徒雙方在定期的議課、備課活動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基於不同教師存在的不同教學水平,我們始終堅持邊學習邊實踐,在學習中提高,在實踐中落實。期初,洪背清老師的示範課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老師們對於低年級課堂的調控與把握有較清晰的認識。期中,師徒的同構課更是精彩絕倫,師徒經過多次的備課、上課、議課,使得初生的牛犢們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

  特別欣賞丁韻凝老師的好學與勇氣,參加工作不足一個月的她,踴躍參與校數學片段教學比賽,並取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她一有空閒就主動要求聽師傅上課,並且能帶著問題去聽課,虛心好學的她教學技術日漸成熟。

  四、紮根課堂,狠抓教學成效

  本組教師隊伍年輕化、教學經驗較淺,每一天的教學都充滿著挑戰與創新。提高教師群體的業務素質成了當務之急,而課堂教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首要陣地,於是,我們紮根課堂、深入課堂,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本學期我們組織“有經驗教師示範課”、“新教師成長課***彙報課+素質課***”、“師徒同構課”、“青年教師競技課” 四個不同層面的課堂。中年教師的課堂數學味強,調控自如;青年教師的課堂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紮根課堂,我們深刻地領悟到讀懂教材的重要性,我們深入分析學情,認真鑽研課標精神,領悟教材設計意圖,以此引航教學。

  真實的課堂難免留有遺憾,幾許困惑、幾許失望、幾許矛盾、幾許欣喜,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是收穫與思考。13節研討課均能緊緊圍繞本學期的校本小話題展開,展現出了群策群力的力量,使得校本教研全面地落到實處。

籃球教學理論學習心得
秋季學期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相關知識
初中數學教研組長工作總結
高中數學教研組長工作總結
小學數學教研組長工作總結
初中數學教研組的工作總結
中學數學教研組長工作總結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研組長工作總結
初中數學教研組長工作總結3篇
小學教研個人工作總結
小學六年級英語教研組長工作總結
小學教研活動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