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女知之乎是什麼翻譯?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翻譯)(翻譯)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註釋】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於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生,長期追隨孔子。

(2)女:同汝,你。

——商城

【譯文】

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家世比

【評析】

本章裡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家世比商城

誨女知之乎是什麼意思

誨女知之乎? 誨:教誨、教導 、指教 女:通“汝”,你 知:知道、瞭解、求知、通“智”,智慧 之:音節助詞,無實意 乎:語氣詞,用於句末表疑問、反問、感嘆 根據不同的斷句有不同的翻譯,個人傾向於第一種。因為後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銜接更通順。 1.誨女知之乎! 譯:(我來)教你什麼是求知吧。 2.誨女,知之乎? 譯:(我)教給你的(知識),懂了嗎? 3.誨,女知之乎? 譯:教誨,你知道嗎?

由,誨女知之乎!的之怎麼翻譯?

全文是“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①先生說:“由呀!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你知道你所知,又能同時知道你所不知,才算是知。”

這個大家都熟悉的話裡,在我,從前是有一些誤讀的。就在於“不知為不知。”

誤讀的,是以為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裝知道。而現在看來,不知為不知,是有知道自己的侷限的意思。而——這才是知道。

有時候,或者,很多時候,我們瞭解一個事物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知道了,以為對那事物瞭解通透,但侷限往往就此產生。因為我們對此的誤讀往往會阻擋我們對這件事物的態度,自身對事物的態度,有時候會傷害到那個“事物”,有時候,會誤了自己。從這個角度看,不知的‘害’跟知道的‘益’同等重要了。甚至有時候,不知的‘害’要大過知道的‘益’了。

前面談到的“功乎異端”也是不知造成的吧?

道理清楚了,如何去作?

我想,在面對一個需要學習的知識的時候,一個正在發生事件的時候,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去體察它,認識它,不要輕易在內心下結論,並且,要在體察的同時,認識到自身的侷限,要知道,有些事情,在自己的積累和認識的侷限上,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那就對無法解決的這個部分,保持一個畏懼之心吧,時刻提示自己的問題所在,作到這些,就會減少草率和偏執發生的機率吧?

②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由就是子路,誨女就是教給你。子路喜歡逞強,凡事都要勝過別人,多半有不知道的,強以為知道的時候。所以孔子叫著他的名字說:子路啊,你也有志於求知,我今天告訴你求知的方法。人對於天下的道理,總有知道的,也總有不知道的。自己心裡是清楚的,哪些知識是掌握的,哪些是不瞭解的。如果以有所不知而覺得羞恥,就遮掩避諱,不管知不知道,都強以為知道,這就是自欺欺人,矇蔽了自己的心靈。你應該這樣做,對於自己知道的,就承認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說我還不知道。雖然不能徹底瞭解全天下的道理,但不至於欺騙自己,對天下的道理,也不會因為吹牛而混淆,這就是求知的道理了。何必要等到無所不知的時候才稱之為知呢?由此可見,天下的道理事無窮的,即使是聖人也不能盡知,但聖人之心,光明磊落,不以不知道的東西逞強,也不以知道的自以為是,因此隨順大眾,勤學好問,堯舜就是這樣求知的。

智慧就隱藏在小事之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都容易虛榮心作怪而自取其辱。為政更是這樣,雖位高權重,也不能事事盡知,所以做決定之前,必須請教專家,以免犯錯。若不能虛心求教,只憑主觀臆斷,就是不負責任,必然害人害己。

望能採納\(^o^)/~ 贊同

相關問題答案
誨女知之乎是什麼翻譯?
悔女知之乎是什麼意思?
誨女知之乎什麼意思?
它是什麼翻譯?
計劃是什麼翻譯?
知乎是什麼東西?
知乎是什麼樣的網站?
知遇之恩是什麼意思?
知遇之恩是什麼意思? ?
染指在古代未婚男女之間是什麼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