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3年10月15日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何意義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有何意義

近期,“供給側”成為經濟政策表述中的高頻詞。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11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而在早前公佈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也有“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的措辭。

作為全新表述,“供給側”概念表明宏觀經濟政策思路的新認知,也指明瞭今後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和著力點。圍繞“供給側”,提供瞭解讀中國經濟政策和經濟前景的新角度。而回顧“供給側改革”的理論探索和相關先行經驗,對照中國經濟的現狀,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供給側改革”的出發點、內在邏輯和推進領域,加深這一改革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國際實踐的經驗教訓

供給學派經濟思想佔重要位置的里根-撒切爾主義,因為度過了經濟停滯危機而在冷戰後期與前蘇聯的對抗中佔據了主動。

什麼是“供給側”?從字面理解,“供給側”就是相對於需求側,涉及供給的各個方面。上世紀70年代發軔於美國的供應學派是“供給側”經濟研究的先聲,並在大約10年時間裡成為日後有名的“里根經濟學”的基礎之一。供應學派的誕生建立在反對凱恩斯主義的基礎上。凱恩斯主義的核心是注重需求側的管理,通過刺激需求達到經濟調控目的,其典型工具是貨幣政策。儘管凱恩斯主義被一再證明在短期內確實行之有效,但長期來看,一味擴大需求會導致持續通脹,進而導致經濟停滯。這正是里根和撒切爾夫人上世紀80年代在美、英上臺時面對的局面。

在當時的冷戰背景下,美英的通脹和經濟停滯具有格外的政治放大效應,因此引發了學界和政界的反思。供應學派針對凱恩斯主義的弊端,提出了通過提高生產能力促進經濟增長,而不是通過刺激社會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主張。基於這個基本認識,通過減稅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成為供給學派最鮮明的口號。

里根上臺後,於1981年將供給學派的主張結合貨幣學派的主張一起運用到經濟管理中,並分解為削減不包括軍費在內的財政開支,對企業和納稅個人實施大規模減稅,減少對企業的干預,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等措施。這是“供給側改革”的第一次大規模實踐。

從里根經濟學的實踐效果看,總體是正向的。里根時期,從1982年12月至1988年5月,美國經濟持續增長65個月,1984年,美國一度實現預算收支平衡。在此後的30年中,美國只在克林頓時期再次做到這一點。此外,美國的通脹率也由13.5%回落到低於5%。在更大的視野中,供給學派經濟思想佔重要位置的里根-撒切爾主義,因為度過了經濟停滯危機而在冷戰後期與前蘇聯的對抗中佔據了主動。

不過,雜糅供給學派和貨幣學派的里根經濟學,也有負效應。比如,減稅計劃導致里根執政期間赤字從一度平衡走向失衡,因為大企業受普遍減稅的益處更多,里根時期美國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自克林頓時期以來,出於平衡赤字的考量,供給學派失去了實踐舞臺。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重拾凱恩斯主義,著重用貨幣政策刺激需求。到今天,其弊端再次凸現:歐洲沒有因為貨幣刺激解決債務危機,日本“安倍經濟學”邊際效應遞減,貨幣戰隱患出現。這說明,無論哪種經濟思維,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靈丹妙藥。這也意味著,中國新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必然要汲取國際實踐的經驗教訓,作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詮釋。

改革只能是“中國經濟學”

美、英等國的供給學派思維實踐,儘管能為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提供借鑑,但無論在內涵上還是路徑上都會有很大不同。

無論是供給學派、貨幣學派還是凱恩斯......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有何意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重大發展方略,其主要任務是:從供給側發力,通過重大改革的推進來解決重大的結構性問題。其重大的戰略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提高宏觀調控效率和穩增長的重要推進器。一方面,將結構性改革引入宏觀調控,形成“宏觀調控+改革”的政策組合拳,是新一屆政府宏觀調控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實現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的重要舉措。這實際上是強調穩增長中的結構變量和制度變量,而這兩個變量則是決定經濟潛在增長率的主要因素。新一屆政府強調宏觀調控要既利當前又惠長遠,寓短於長,以長促短,拓展了宏觀調控的時間軸,形成了“短期+長期”的思路。傳統的宏觀政策偏重於總量問題而忽視結構、制度問題。結構失調、體制僵化不僅增加穩增長的困難,甚至使發展不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本質在於結構變化和制度創新。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增強發展動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長期穩增長的最有力措施。另一方面,在一些重大領域改革取得明顯突破的情況,宏觀調控可以更多的採取市場手段和經濟手段,而儘可能減少行政手段,這既能增強市場信心,又能顯著提高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

二是努力實現市場資源配置中起關鍵性作用的關鍵舉措。就經濟體制問題而言,最大的結構性改革還是市場化改革,即簡政放權、深化價格改革和要素市場化改革,著力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國在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等五大方面都面臨重大的供給側體制問題,解決這些制度性的障礙的關鍵是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發展為例,長期以來我國創新動力不足主要是因為創新性文化基礎薄弱,投機性發展氛圍過濃,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人把大量的精力、財力、智力花在投機取巧上,熱衷於泡沫投機活動,是導致實體經濟不振、創新動力被抑制的重要原因,這有文化因素,也有發展觀短視、政績考核制度等問題,更有政府對市場干預過多、束縛了企業手腳的供給體制問題。深化市場化改革這一重大的結構性改革,不僅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直接干預,為市場主體創新寬鬆公平的宏觀環境,讓市場在競爭性領域發揮決定性作用,而且能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激勵,增強微觀市場主體的競爭力。

三是促進產業升級、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導致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結構升級失敗,即經濟結構長期處於中低端而無法向中高端轉換,從而導致長期的需求不足、產業競爭力低下、社會嚴重不公平等問題,最終使得經濟長期失速,危機四伏,各類風險交織且集中爆發。國際上這樣的事例很多,有拉美化現象,有東南亞金融危機。因此,結構轉型升級能否順利推進和完成,是突破中等收入的關鍵。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決定力量是制度創新,即對關鍵領域的改革能否深化,形成更高層次的市場經濟體制。供給側結構改革是推動經濟結構全面升級的原動力,也正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四是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關鍵一招。改革並不僅是簡單的放權,是對舊體制的“破”,更關鍵的是在於“立”,即“立什麼樣的新規”?成功的改革就是要靠法治來鞏固,來紮根,法治的形成過程就是制度的完善過程,即形成公平而富有激勵性的新制度,以此減少不穩定性,同時增加發展的動力和創新能力。改革的深處就是法治。一方面,我們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同時,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基本完善和定型,其完善的標誌就是法制化水平的顯著提高,基本實現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轉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不是僅提供一時的激勵,當一放就亂時再收回,像一些不夠深入的改革那樣形成“收放循環”,而是在打破一些關鍵領域的體制障礙的同時,建立基......

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

供給側改革,全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2016年1月26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習總書記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供給側改革實質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給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產生、輸出、執行以及修正和調整方式,更好地與市場導向相協調,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說到底,供給側改革,就是按照市場導向的要求來規範政府的權力。離開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談供給側改革,以有形之手抑制無形之手,不僅不會有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也會損害已有的市場化改革成果。

這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多方面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供給約束,使產業、企業的自然活力非受限於作為公共政策供給方的政府約束。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供給側改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供給側的改革是根據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從現實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部署。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產能方面,準備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入手,因為鋼鐵和煤炭現在產能過剩的情況比較突出。至於殭屍企業的處置,各地就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它的範圍,採取具體措施,中央也會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來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殭屍企業。

去庫存方面,關鍵還是房地產庫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昨天發佈的消息應該是個利好消息,對去庫存會起到促進作用,現今也正在鼓勵新市民購房,推動保障房的建設,特別是貨幣化安置的政策。貨幣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這些群體,政府不一定去蓋保障房,可以把現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購集中起來,再安排給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戶區改造的群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化解房地產的庫存。

去槓桿方面,主要是企業的槓桿,從金融系統一直到企業,都會非常穩妥地來處置。

降成本方面,現已在調查制定方案,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還有不合理的收費,還有其他一些過重的企業負擔,都要降下來。

補短板方面,主要是通過加大投資的力度來補短板,促進結構的調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

怎樣理解"供給側"改革的含義及意義

所謂“供給側改革”是指從供給側入手的改革。所謂“結構性改革”是指針對結構性問題而推進的改革。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指從供給側入手,針對經濟結構性問題而推進的改革。本文並不嚴格區分這幾個概念,下面主要使用供給側改革這個詞。

供給、需求乃經濟學最重要的概念,現代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就建立在這些概念基礎之上。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總需求由消費、投資和淨出口“三駕馬車”組成。狹義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時期某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商品或勞務;廣義供給是指所有能對經濟發展和經濟效益提高起作用的“供給側”因素或供給側力量,包括經濟活動主體(如企業和個人等)、生產要素(如勞動、資本、土地等資源、企業家管理、政府管理等)、要素升級(如技術進步、人力資本提升、知識增長、信息化等)、結構變動(如工業化、城市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化等)、制度變革(減管制、減壟斷、減稅收等)等。

中國目前的結構性問題主要包括產業結構、區域結構、要素投入結構、排放結構、經濟增長動力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等六個方面的結構問題。其中,產業結構問題表現在低附加值產業、高消耗、高汙染、高排放產業的比重偏高;區域結構問題表現在人口的區域分佈不合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偏低,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公平;要素投入結構問題表現在資源能源、勞動力、資金等一般因素投入比重偏高,人才、技術、知識、信息等高級要素投入比重偏低;排放結構問題表現在廢水、廢氣、廢渣、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比重偏高;經濟增長動力結構問題表現在過多依賴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特別是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收入分配結構問題表現在城鄉收入差距、行業收入差距、不同群體收入差距較大。這六個方面的結構性問題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疊加,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供給側改革的實質就是要:一是形成新主體,即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企業、企業家、創業者等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同時要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約束政府的“有形之手”,正確發揮政府的作用;二是培育新動力,即通過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長動力,通過全面創新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來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發展新產業,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順應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及時淘汰過剩產能和殭屍企業等,讓市場及時出清,避免資源浪費,及時化解經濟泡沫,避免系統性風險,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等。

如何看待供給側改革和未來經濟趨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的是對生產者一邊進行調整,通過這種調整來實現經濟的健康增長。這種改革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

第一,最直接、最簡單的是減稅,這是1980年代美國“供給學派”的主要觀點,也是供給側改革中見效較快的一個內容。但減稅的方法可以分兩種,一是稅收結構不變,各種稅收大致按同比例減少;二是通過稅收的結構調整來實現總體減稅。我國目前應該進行的是結構性減稅。這是因為我國目前的稅收結構不合理,間接稅比重過大,抑制分工,嚴重影響到經濟結構的合理化。

第二,制度改革,包括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市場建設和反壟斷、要素價格體系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等。這些改革能夠降低交易成本或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資源,從而刺激生產。

第三,對外開放。通過對外開放來引進更便宜的原材料、能源等,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第四,鼓勵產業升級,一方面引進高端產業,一方面淘汰低端產業。

第五,鼓勵創新和創業。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不斷通過制度變遷的方式來進行供給側改革。先是農村的集體化、城鎮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確立國有企業改革主體地位、反右、批判“唯生產力論”、剪“資本主義尾巴”、“文化大革命”等都對中國的供給側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也導致了當時經濟中產品短缺現象以及“大饑荒”。後來就是改革開放,包括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鎮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非公經濟出現和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高校擴招等,也都是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和調整。所以,說中國現在開始“轉向供給側”是不對的,因為中國一直主要依靠調整供給側來發展經濟,目前更為重視供給側只是官方正確認識了供給側的意義,從而明確其作用而已。

簡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哪些意義

通過綜合創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係;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其核心要義是通過市場取向的綜合創新,促使政府管理更科學、市場更有效、企業更有活力,從而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促進行業出清和盈利狀況改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下一步推進工作,要堅決按照中央要求,把握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主攻方向和本質屬性,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為提高質量激發內生動力、營造外部環境。

通過簡政放權等改革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簡政放權改革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某種程度上的越位、缺位和錯位問題依然存在。以投資領域為例,當前束縛企業活力的最大障礙依然是投資審批時間長、程序多。在一些地方、一些領域,行政審批形成了“行政部門設權、事業單位評估、行業協會認證、關聯企業收費”的“審批套娃”,制約著企業投資經營。這些行政審批權力又通過法律、條例、辦法、細則等形成了“法規套娃”,固化了部門利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須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釐清市場與政府的邊界,加快拆解兩種“套娃”,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審批許可,改進政府管理方式,提高監管和服務水平。

通過要素價格等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價格反映供求關係,價格信號引導要素流動和資源配置。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我國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逐步增強,但仍有一些價格信號不明確,甚至是紊亂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著力清除市場壁壘,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推進水、電等領域價格改革;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加強產權保護,發展技術市場,使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

通過深化改革使國有企業做到生產能多能少、員工能進能出、企業能生能死。當前,供給過剩的領域主要是傳統重化工業,生產要素流動難、“殭屍企業”多等問題在一些國有企業比較突出。一些國有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自己不能決定;越是經濟困難的地方,人們越往國有企業裡擠,企業減員困難;企業破產涉及人員和債務,沒有錢解決不了問題,難以順利破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研究新形勢下如何推動富餘人員的分離和再就業、不良債權的重組,以及“殭屍企業”的破產重整或清算,進而激發國有企業的生機活力。

通過創新驅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當前,創新能力不強、體制機制僵化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要害問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15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內地的創新排名是第二十九位;世界銀行發佈的2015年全球營商便利指數中,我國內地的排名是第八十四位。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束縛企業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突出。從國際經驗看,每次科技和產業革命都會帶來生產力大幅提升;供給側一旦出現革命性創新,市場需求就會排浪式增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強企業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將經濟發展切換到依靠內生性技術進步、人力資本提升和有效需求驅動的軌道上來。

闡述供給側改革的作用

如果用一個公式來描述人們口頭上所說的“供給側改革”,那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含義是: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改革實質

供給方式

供給側改革實質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給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產生、輸出、執行以及修正和調整方式,更好地與市場導向相協調,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說到底,供給側改革,就是按照市場導向的要求來規範政府的權力。離開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談供給側改革,以有形之手抑制無形之手,不僅不會有助於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也會損害已有的市場化改革成果。

供給結構

從中國中央政府“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改善供給體系的供給效率和質量”等明確表示看,供給側改革就是以市場化為導向、以市場所需供給約束為標準的政府改革。從供給側改革的階段性任務看,無論是削平市場準入門檻、真正實現國民待遇均等化,還是降低壟斷程度、放鬆行政管制,也無論是降低融資成本、減稅讓利民眾,還是減少對土地、勞動、技術、資金、管理等生產要素的供給限制,實際上都是政府改革的內容。

改革角度

從中國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給側改革可謂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時間裡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多方面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供給約束,使產業、企業的自然活力非受限於作為公共政策供給方的政府約束。

改革重點

制度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說過,“任何制度都是對實際生活中已經存在的需求的響應”。隨著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一些制度體系已嚴重滯後,進而提出了創新制度供給的迫切需求。所有這些需求加起來,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這主要是因為,雖然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有三十多年了,但迄今為止仍然只能稱為“半拉子”市場經濟,在影響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的土地、勞動力、資本、創新等要素方面,還存在著十分明顯的供給抑制與供給約束。現在制度結構、生產結構已經不能滿足龐大中等收入家庭的各類新需求,不利於中國各類消費潛力、改革紅利的釋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才會提出“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的號召。

1.居於制度創新之首的,應當是政府管理經濟、社會方式的創新

具體表現在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管住、管好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通過嚴格規範政府的行權方式,做到廉潔、高效、透明、公正、公開,一方面優化合法經營、公平競爭、高度法治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和規範,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目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諸多系統性、基礎性問題正在浮出水面,進一步深化改革不僅需要決心與勇氣,更需要改革的系統設計與專業化的技術解決方案。政府在這方面可以作為的空間還很大。當前最重要的是明確政府的權力邊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預上多做“減法”,把“放手”當作最大的“抓手”,同時切實履行好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等基本職責。

2.深入推進財稅改革,形成政府與公民、中央與地方之間穩定的經濟關係以及規範的政府財政管理制度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與重要支柱。兩年來,財稅改革的力度很大,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當前經濟下行、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推進財稅改革的外部環境正在變得現實而嚴......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有何意義

“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殭屍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過剩產能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大包袱。產能過剩企業會佔據大量資源,使得人力、資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新經濟的發展。當前多個行業、多個地區的產能過剩正引起各方的擔憂,可能引發通縮、失業、經濟動力不足等一系列風險。服務業黃金時代到來。服務業是未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雙重穩定器。一方面維持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提供就業崗位。第三產業每增長1個百分點能創造約100萬個就業崗位,比工業多50萬個左右。對政府保持經濟增長和穩定就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當下服務業發展的根本瓶頸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給不足。在教育、醫療、金融、旅遊等領域,一方面國內抱怨聲不斷,另一方面大批消費者源源不斷地到國外消費。究其緣由,這跟國內服務業供給側的乏力有關。

相關問題答案
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進行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分析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加快供給側改革的原因?
供給側改革的實際意義?
供給側改革的原因分析?
供給側改革的給怎麼讀?
什麼是供給側改革?為什麼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
如何推進供給側改革?
怎麼理解供給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