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成語及其意思和主人公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31日

  “體育鍛煉要每天堅持,不要三日打魚,兩日晒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閱讀!

  ***一***:三日打魚,兩日晒網

  【拼音】sān rì dǎ yú , liǎng rì shài wǎng

  【成語故事】薛蟠從老家來到大觀園住下後,打聽到賈府有一所家學,學校裡有許多年輕人,就動了龍陽之興,假裝去上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晒網而已。學校裡有些學生圖薛蟠的錢財就被上了他的賊船。秦鍾與賈寶玉來上學,薛蟠立刻就打他們的主意。

  【出處】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晒網,白送些束脩禮物與賈代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

  【釋義】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用法】作賓語、狀語、分句;指沒有恆心

  【相近詞】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相反詞】持之以恆

  【示例】體育鍛煉要每天堅持,不要三日打魚,兩日晒網。

  ***二***:不見棺材不落淚

  【注音】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luò lèi

  【成語故事】古代滑稽清才安鴻漸特別幽默與滑稽,他十分害怕老婆,他岳父病故,兩人前去弔唁,在路上他們就開始大哭。他老婆為人特別嚴格,見老公光哭而沒有眼淚,覺得奇怪問為什麼?安鴻漸回答說用帕子擦了,其妻特別囑咐見了棺材一定要掉淚。

  【出處】常言說得好,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咱如今將理和他說,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妥。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98回

  【解釋】比喻不到徹底失敗的時候不肯罷休。

  【用法】作謂語、分句;形容不到絕境不死心

  【相近詞】不見棺材不下淚

  【示例】你不要不見棺材不落淚,社會是殘酷的。

  ***三***: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東漢時候,班超跟隨奉車都尉***官名***竇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勞。後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肅邊,和蔥嶺以西中亞一部份地區***。他首先到鄭善國。國王早知班超為人,對他十分敬重,但隔一個時期,忽然變得怠慢起來。班超召集同來約三十六人說:“鄭善國最近對我們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來籠絡他,使他躇躊不知順從那一邊。聰明人要在事情還沒有萌芽的時候就發現它,何況現在事情已經很明顯了。” 經過打聽,果然是這樣。於是班超又約同所有的人:“我們現在處境很危險,匈奴使者才來幾天,鄭善國王就對我們這麼冷淡,如果再過一些時候。鄭善國王可能會把我們綁起來送給匈奴。你們說,這該怎麼辦?”當時大家堅決地表示願聽他的主張。他使繼續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在今天夜裡用火攻擊匈奴來使,迅速把他們殺了。只有這樣,鄭善國王才會誠心歸順漢朝。” 這天夜裡,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個同伴,衝入匈奴人住所,奮力死戰,用少數人力戰勝了多數的匈奴人,達到了預期目的。 以後的人就根據這個故事,引伸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這句話,用來說明人們做事,如果不下決心,不身歷險境,不經過艱苦的努力,是不能達到目的的。例如有幾位科學家為欲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農田的可能性,準備到冰山實地考察和實驗。這是一件危險而艱辛的工作,但他們認為 不實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真實結果。這種情況,便可說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拼音】bù rù hǔ xué , bù dé hǔ zǐ

  【出處】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

  【釋義】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用法】作主語、分句;指只有經歷艱難才能成功

  【相近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相反詞】膽小怕事

  【成語示列】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我們還得親自去一趟。

  ***四***: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注音】yī fó chū shì , èr fó niè pán

  【成語故事】梁山泊好漢宋江到江州潯陽樓飲酒,藉著酒興在牆上作了一首《西江月》的詞,並署上自己的大名,被奸佞之徒黃文炳以反詩的名義報告給蔡九知府。蔡九立即派人捉拿宋江,並把他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後才投入大牢。

  【典故】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

  【解釋】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槃”。指死去活來。

  【用法】作狀語;指死去活來

  【相近詞】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死去活來

  【成語示列】一彎腰,坐在地下,放聲大哭起來,一面哭,一面訴,這一哭,直是哭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九回

  ***五***: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拼音】qián shì bù wàng , hòu shì zhī shī

  【成語故事】戰國初,晉國大臣智伯掌握了大權,他派人向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索要土地。趙襄子拒絕,智伯聯合魏、韓出兵圍困趙,趙派謀士張孟談去遊說魏、韓,他們三家聯合消滅了智伯,要封賞張孟談,張不要並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典故】前世之不忘,後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一》

  【釋義】師:借鑑。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鑑。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人

  【相近詞】前車之覆,後車之鑑

  【相反詞】掉了瘡疤忘了痛

  【示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記取這次失敗的教訓,爭取下次實驗成功。

  【其它使用】

  ◎ 古訓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白雲蒼狗的意思和造句
曹操三請諸葛亮為什麼請不了
相關知識
歷史典故成語及其意思和主人公
歷史典故成語故事名稱
成語百戰百勝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金蟬脫殼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投桃報李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有關偷樑換柱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杜鵑啼血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背信棄義的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歷史典故成語大全
關於歷史典故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