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患者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瞭解結腸癌症狀是發現癌症的最有效手段,我國目前對結腸癌檢查普及率尚低,因此發現疾病只能靠患者自己。那麼結腸癌患者常見的症狀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右半結腸癌:

腹塊:就診時50%以上病人可發現腹塊。這種腫塊可能是腸外浸潤和粘連所形成的團塊或就是癌腫本身。前者呈不規則狀,後者則輪廓清楚;腫塊一般質地較硬,一旦繼發感染時移動受限,且有壓痛。

腹痛不適:臨床上約75%的病人有腹部不適或隱痛感,初為間歇性,後轉為持續性,常位於右下腹部,很象慢性闌尾炎發作。如腫瘤位於肝曲處而糞便又較乾結時,也可出現絞痛,應注意與慢性膽囊炎相鑑別。

大便改變:早期糞便稀薄,有膿血,排便次數增多,與癌腫潰瘍形成有關。待腫瘤體積增大會影響糞便通過,可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祕。出血量小,隨著結腸的蠕動與糞便充分混合,肉眼觀察不易看出,但隱血試驗常為陽性。

貧血:約1/3的病人因癌腫潰破持續出血而出現貧血症狀;並伴有體重減輕、四肢無力,甚至全身惡病質現象。

左半結腸癌

腹部絞痛:是癌腫伴發腸梗阻的主要表現梗阻可突發,出現腹部絞痛,伴腹脹、腸蠕動亢進、便祕和排氣受阻;慢性梗阻時則表現為腹脹不適、陣發性腹痛、腸鳴音亢進、便祕、糞便帶血和粘液,部分性腸梗阻有時持續數月才轉變成完全性腸梗阻。

糞便帶血或粘液:由於左半結腸中的糞便漸趨成形,血液和粘液不與糞便相混,約25%患者的糞便中肉眼觀察可見鮮血和粘液。

排便困難:半數病人有此症狀,隨著病程的進展,便祕情況愈見嚴重。如癌腫位置較低,還可有排便不暢和裡急後重的感覺。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