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年代辨識,鑑別普洱茶年份?

普洱茶是一種神奇的茶品。自從其隨著歲月流逝口感會“越陳越香”的特質被發現後,就被人們譽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年代辨識的方法,同古陶瓷、書畫等古玩的鑑定方法有很多相似之處。

步驟/方法

一方面,各種類型的文獻記錄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斷代依據。普洱茶年代辨識比如:廠方的加工記錄、銷售記錄、倉庫的存儲記錄、商家的定製記錄、以及會議文件等等。但這些資料,通常是普通商家和消費者難以接觸到,只有對普洱茶鑽研較深的茶人們才能得到
  另一方面,就是茶品自身的時代特徵。這是依附於茶品本身,在現實中最為直接、觸手可及的斷代證據。在各個歷史年代的茶葉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技術環節的改變,都會在茶品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茶品陳化的歷史,溫度、溼度、地理位置,也會深深銘刻其中。由於對於茶品製程、儲藏情況的瞭解不斷加深,過去使用的湯色、口感、葉底等感官鑑定方法現在已經僅僅作為輔助方法使用。

普洱茶年代辨識,鑑別普洱茶年份

普洱茶年代辨識,以普洱餅茶為例:
  一、普洱茶年代辨識方法是通過茶餅內飛來鑑別。因內飛是製茶同時壓在茶體內部,不可能抽換,因此也是難以偽造的一個重要辨識依據。內飛的方法,主要在於紙張質地、油墨顏料、印刷版式三個方面。由於製紙技術、機械、原料等方面的變化,早期的紙張的材質今日很難仿造。油墨和印刷版模也是一樣。三者綜合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斷茶的年代。有些紙張和印刷版式使用的時間很長,但前、後期的顏料差異很大。例如,看到油光薄紙、細字印刷,就可初步判斷茶的生產年代不晚於九十年代中期,若對印色和版式變化熟悉,參考餅型、配方等方面,就可更進一步的精確的判斷究竟是八十年代中期、後期,還是九十年代。
  二、餅型的鑑別。早期的茶餅,都是石質模具手工壓制,生產效率很低。古董、印級茶和部分早期“雲南七子餅”,都是使用這種模具成型。建國以後,為適合量產需要,機械模具的研發和改良一直沒有間斷。此外,配合模具所使用的揉茶、成型的布口袋,也因損耗而在不斷更新。因此,不同時期模具、布口袋的形制,都會直接影響茶餅的形狀。好比早期的石模餅型大都比較寬大古樸,手工壓制多會導致形狀不勻整;機械模具使用後,茶型就逐漸規整、緊結,直徑、厚度多有定數;八十年代以前的茶,常見大餅;而九十年代的茶則以小餅型居多……各個年代茶餅的直徑、厚度、轉折處的弧度、正面背面的曲度、背面窩孔的形狀、茶體不同部位的緊壓程度等等,都是鑑別年代的要點。
  三、普洱茶年代辨識是看茶的外包裝紙、內票、大票、筒裝形式等。包裝紙、大票的鑑別和內飛類似,主要要素也是紙張質地、印刷顏料和版式。大票是茶品出廠時每件茶附帶的簡要說明,包括嘜號、廠方、批次等信息。1985年以前,雲南的茶葉生產、銷售由進出口公司統一管理,包裝物並非茶廠自己訂製,而是省公司統一調撥。當時的大票形制為立式印刷,不寫廠名;而1985年以後,產品的生產、經銷自主權下放到廠方,勐、關兩廠都印刷了自己的橫式表格型大票。並且,1985年以後勐海廠的大票,多帶有3位延展碼,記錄了生產年代和批次的信息。筒裝形式,主要分竹殼裝、紙筒裝兩種,不同年代的材質、印刷等方面同樣存在差異。但這需要注意的是,些包裝物由於和茶體是分離的,容易拆換,故只能當作輔助依據。

普洱茶年代辨識,鑑別普洱茶年份

普洱茶年代辨識,鑑別普洱茶年份

普洱茶年代辨識,鑑別普洱茶年份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在鑑別普洱茶年代問題上一定要先看包裝,後品嚐。同時要諮詢清楚這茶是不是拼配的,若拼配的要注意放了多少老料,老料的有幾年年份。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