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能力?

Tags: 技能, 孩子, 家長,

把這個放在首要,是因為孩子不能完全什麼者是枯燥無味的東西,對於枯燥無味的東西他不會有興趣也不會堅持,所以我們利用遊戲的方法來使他產生興趣,比如孩子要學吃飯,我們就可以與他說把菜和飯搬家,把它們搬到肚子裡去看誰搬得快,而且不掉在地上。還有讓孩子收玩具,把玩具放在一個玩具架上,留個記號,什麼車放在什麼位置,每次玩完以後,就告訴他把小汽車送回家,他就知道哪是小汽車的家,哪個是小娃娃的家,每次玩完了就讓他善始善終。

還有為了讓孩子學會吃飯的技能,我們可以把大可樂瓶子挖一個小嘴,拿小條貼一個小眼睛,然後用小盤或小勺給他做點小豆子,或者是弄點紙讓他給它餵飯,讓他練習怎麼餵飯,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練習夾東西,想法用一些遊戲來吸引他鍛鍊他學習技能。

第二個方法:兒歌法。

就是把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些技能編成一些小兒歌,一邊說,比如穿褲子,可以編一個兒歌,"二座山洞前邊站,二列火車向裡鑽,嗚的一聲開過去,二個車頭又見面。"如果孩子不願意穿衣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個兒歌,這樣孩子就會很高興,就會自己做了。洗手的時候也可以編個兒歌等,這樣孩子比較能接受。

第三個方法:故事法。

可以參考故事書,也可以自己隨機應變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來編個小故事,講給他聽。

第四:觀察法。

有一些技能要傳授他,讓他觀察,看媽媽洗襪子是怎麼洗的?爸爸整理書櫃是怎麼整理的?如果孩子看大人的覺得沒勁,還有一個辦法,家裡如果有錄相機把大人錄下來,放給他看,爸爸在做什麼?媽媽在做什麼?他一看也會很高興第五:競賽法。我們成人可以和他比賽,看誰吃得碗乾淨,或是誰整理的床鋪更整齊,也可適當的給一些鼓勵和表揚。

第六:獎勵法。

適合用在每天堅持做事情的。比如每天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鋪自己整理,每天可以給他一個小的禮品,或每天插個小紅旗,等到插幾面或插十面的時候可以獎勵他一些小禮物。讓他永續性的把習慣養成並鞏固。

第七:教授的方法。

對生活基本的技能,讓成人試範,孩子模擬的去做。比如繫鞋帶,我們就交他,讓他去做。

第八:談話法。

就是針對孩子的表現,實際自理問題通過提問,給他以思考。比如,怎麼吃飯可以吃得快,或者怎麼洗小手絹洗得乾淨,給他提出問題,讓孩子說說,這樣慢慢他就會總結出來,怎麼樣做好。

還有就是:

1 家長一定要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

家長缺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願意讓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著或碰著。另一方面是家長的怕麻煩,有些家長對我說: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與責任心是緊密相連的,如果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時,沒有給予適當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他就會喪失做人的一種能力,無法站在已有的經驗高度上體會對他人的責任心,包括對父母。這個男孩一定認為父母既然能為自己做好一切事情,那麼他們自然可以處理好這種焦慮,自己完全不用理會父母的這種焦慮。事實上,這種完全忽略孩子自理能力的教養方式,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

2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從讓孩子學做家務開始。

家長在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時候,除了訓練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還要特別強調訓練孩子學做家務。如讓孩子自己做早點,洗襪子,拿牛奶,買東西等。家長在吩咐孩子做家務時要有耐心,孩子主動幫助做家務應得到鼓勵。家長還要讓孩子們懂得讓他們做家務就算完事,而是要培養他們獨立、勤勞、剛強、負責任的心理品質,以及鍛鍊他們的自理能力。

3 家長對孩子做的事應以鼓勵、肯定為主。

由於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大人不應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能懲罰孩子,而應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於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鍛鍊孩子和自理能力,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對促進孩子身心發展將產生積極作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