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開花逐年減少的原因?

盆栽蠟梅開花逐年減少直至不見花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臘梅開花逐年減少的原因

步驟/方法

未進行強度縮剪和摘心。蠟梅每次開花結束後,都必須對其進行強度縮剪,即便是對沒有開花的植株,同樣也要進行強度縮剪。可於花期結束後(約為2月底),從一年生枝基部2釐米至3釐米處,將其以上的新枝全部剪去,同時剪去病蟲枝、瘦弱枝、亂形枝等,並給予翻盆換土,可促成春季多萌發粗壯的新枝,能有效孕育花蕾。當新抽的嫩梢達10釐米至15釐米時,進行摘心,摘去新抽嫩梢的1/3至1/ 2 ,連續摘心2次至3次,可使新抽枝條節短枝壯,有利於在其上孕育花蕾。

光照不足。蠟梅為強陽性花卉,在淮河以南地區可接受全光照,不必遮陰,否則由於光照不足導致枝葉徒長,會影響到花蕾的孕育。

施肥不合理。蠟梅植株應多施磷鉀肥,如可定期埋施少量的複合肥顆粒,控制使用氮肥,否則氮肥偏多、磷鉀不足,同樣不利於孕蕾開花。

盆土偏溼。在其生長季節,特別是6月份以後,盆株澆水不宜過多,否則枝條瘋長,不利於新抽枝條進行花芽分化,在養護管理中,應保持盆土溼潤即可。

越冬溫度偏高。蠟梅在淮河以南地區可以放在室外越冬,甚至在陽臺上也能安全過冬,只要保持盆土不結冰即可。如果越冬期間將其放在室內,且室溫超過12℃以上,不利於植株的充分休眠,使其提前發芽抽梢,從而導致來年枝條細長瘦弱,難以孕生花苞。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