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高分技巧:[1]歸納概括?

歸納概括類題目得分不高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歸納概括題一般要求是作答要簡潔、準確、有條理、字數不能超過規定的字數,這就要求考生作答內容要有條理性,作答內容的安排邏輯要嚴謹,邏輯要清晰。同時作答要點要概括精準,不能答非所問,要緊扣題目要求來總結相關要點。同時要注意要點要全面,不能遺漏相關要點,導致得不到更高的分值。

申論高分技巧:[1]歸納概括

原因

從長期的教學及批改實踐來看,考生在作答申論歸納概括題得分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內容不夠全面。閱卷老師閱卷時往往速度較快,採點給分,每個採分點2-5分不等,一般20分的歸納概括題,採分點大約在6-10個。有些考生的回答不夠全面,沒有得分點,分數自然就下來了。當然評分存在一定的客觀性,考生要從自身找原因,記住要多寫要點。

概括不夠精練。每個題目都會有字數限制,歸納概括也不例外。從07、08、09年的國考試題看,字數分別在500、500、300字。考生作答時往往容易忽視字數的限制,造成失分,因此考生真正考試時一定要注意題目的作答要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表述不夠準確。在以往的公務員考試中,部分考生的答案會出現讓人感覺“不知所云”的情況,語言拖沓,表述不規範,這樣的回答分數就不會很高。甚至出現部分考生用詞錯誤,語句不夠通順,作答內容雖與題目要求相關,但作答內容在總結的過程中缺少一些轉化,導致作答內容與題目要求相距甚遠,更不可能答到相應的採分點。

作答邏輯混亂。很多考生作答時往往為了多寫幾個要點而出現語言重複甚至語無倫次的情況,這是極其不可取的。在閱卷時中“層次清晰、條理分明”也是一項計分點,特別提出“優秀者加1分”。因此考生作答概括題時也要做到條理清晰,為自己爭取加分。

方法/步驟

針對大部分考生因作答內容不夠全面、概括不夠精煉、表述不夠準確、邏輯混亂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得分不高。本文以下內容結合申論歸納概括題的作答步驟會重點分析如何應對這些不足,確保歸納概括題目得分更高。

概括每一組材料的內容。針對每一組材料應用關鍵詞或考生自己的語言把它概括出來,一般把字數控制在一兩句。一般在經過“通讀”的環節之後,這個步驟隨著閱讀過程可以用手中的筆邊閱讀邊畫出或圈出。只要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將符合題目要求的相關要點找全,才能為總結要點時寫全相關要點,確保作答內容全面。這一步驟主要強調考生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一定要謹記題目內容及要求,並將題目內容中的關鍵詞與材料中的相關內容銜接起來。

把性質一致或特點相似的材料合併歸類。第一個環節是分析的過程,是點與點相連的過程。這個環節是由點到面的過程,是在復讀或跳讀的過程中完成這項任務,這需要打破材料的自然安排順序,把屬於一個方面的問題進行歸納,把屬於不同方面的問題進行區分,這裡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標記,方便自己查詢。這一過程是確保作答要點概括比較簡潔,避免作答內容繁瑣,作答內容沒有將相同、相似的內容進行歸納合並。考生在作答的過程中若是能掌握這一步驟,將相同、相似的要點進行合併,對要點內容進行一定的歸納。總結作答內容時就可以避免要點內容字數過多,超出題目要求,避免因這些小的瑕疵影響整體的而得分。

提煉出歸類後的主題和層次。這是在完成第二步的基礎上繼續調動大腦的智力活動,這一步需要腦和手同時進行,頭腦思考如何提煉出開頭和主體及結尾,動手就是把頭腦中的思考變成一個實踐的過程,強調這需要對歸類的內容進行重新排列,決不是簡單的把列出的同類進行羅列,這個環節類似於把半成品一次性加工成成品,這是質的變化,不是量的積累。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作答時要多使用政治術語,語言要簡練,言簡意賅,準確表述。

起草成文。在第三個環節中主要是思維的加工和動筆的開始,而第四個環節就是具體的起草和修改階段,即成為過程。這一階段一定要注意作答內容的邏輯安排。歸納概括有些題目直接寫要點內容就可以,如結合給定資料,列舉存在的原因有哪些,或是總結具體表現有哪些?可以直接列舉作答要點,但要注意標註便於識別的作答序號。有些作答內容要有一定的結構安排,結構條理要求清晰,這就要樹立結構分意識,避免因結構不合理而失去相應的結構分值。同樣在注意作答結構的同時,作答要點也要儘量用一些便於識別的作答序號來標註,這樣做主要是確保作答內容凸顯,作答要點清晰,便於閱卷老師找到相關要點。

【真題連結】(2012年國考申論地市級●第一題)

如何做好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請你談談“給定資料1~3”對做好這方面工作有哪些啟示。(20分)要求:緊扣“給定資料”,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中公解析】

本題要求歸納啟示,作答內容可結合資料前3條來總結,要在歸納三個案例中具體做法和意見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歸併整理,提煉出高層次、普遍性的啟示,使具體經驗上升到抽象的啟示層次。如:

【材料1】介紹了牛街改造的做法和效果,可以從原文中提煉出“資源”、“佈局”、“風情”、“申遺”等關鍵詞,概括其“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經驗,歸納為可以借鑑的“啟示”,包括:對於少數民族歷史聚居區,利用現有條件和歷史文物資源進行修繕,保持宗教建築物佈局的完整性,凸顯民族風情,弘揚民族文化特色,將武術拳種等資源申報非遺,加強保護。經過提煉和整理之後,可以作為第一題第一層次的答案。

【材料2】通過王其璋的事蹟介紹農村電影文化服務的經驗做法,可以提煉出紮根基層為農村群眾提供電影放映服務,普及農業科技,幫助農民致富等要點,同國家基本文化服務政策的精神相聯絡,可以引申出:基層文化工作要堅持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提煉和整理之後,可作為第一題第二層次的答案。

【材料3】以座談會發言摘編的形式,通過三個基層幹部的談話,概述了農村、社群文化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各自想出的辦法、採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可歸納出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四方面必要措施:隊伍建設、設施建設、制度建設、載體建設(如開展宣傳,豐富服務活動形式)。提煉和整理之後,可作為第一題第三層次的答案。前3條材料的要點整合,即可形成本題的完整答案,最後規範書寫,形成本題答案。

【參考答案】:做好基層文化建設,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遵循文化建設的規律,將繼承、保護與宣傳、弘揚結合起來。一是在歷史文化街區改造中要注意利用現有條件和歷史文物資源進行修繕,保持歷史建築物佈局的完整性,凸顯民族風情,弘揚民族文化特色,並注意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二是基層文化工作要堅持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將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普及科技知識、幫助群眾致富結合起來,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三是在社群、農村基層文化建設中,要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活動設施、管理制度、活動載體四方面建設,確保文化工作有人抓、設施有人管,有章可循,充分利用文體設施並做好宣傳發動,多形式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申論高分技巧:[1]歸納概括

注意事項

考生申論作答要想分值更高,要找準自己存在的不足。具體可結合以上的分析,找準自己作答申論得分不高的原因,針對存在的不足掌握有針對性的方法,當然所有的方法或是技巧都是理論性的,最為關鍵的還是要考生在掌握好方法後針對存在的不足就要勤加練習,多做題,多總結,這樣才能克服作答申論存在的不足,確保在正式考試時的拿到高分。

技巧, 內容, 考生, 要點, 高分,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