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糾正孩子孤僻離群的不良習慣?

如今的中國家庭大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研究表明,獨生子女更容易形成孤僻離群的壞習慣,孤僻離群的孩子平時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很正常,只是 一旦處於社交情境或集體生活,或要送她進入幼兒園或學校時, 就會出現異常反應,例如很難適應新的環境,怕見生人,迴避集體活 動,不敢與人說話和交往,表情淡漠等。如果不及時糾正,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孤僻離群的性格形成有以下原因:

缺乏與同伴的情感體驗

兒童平時很少與小夥伴在一起玩耍,特別是在幼年時期,常被關在家裡自已玩自己的,不與其他孩子交住,沒有互動。    

溺愛,過分照顧和遷就

家長對孩子的過分嬌慣和溺愛,也會使孩子在各方面的適應能力很差,難以適應新的環境,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和無措,孩子因而採取逃避的方式,拒絕去幼兒園或學校。  

自身性格內向膽小

孩子的自身的性格特點:內向、拘謹、好獨處、不愛活動等,家長又很少讓他們出去與同伴一起玩耍,這樣就容易形成孤僻的不良習慣。

應採取如下措施糾正:2

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

引導孩子走出家門,鼓勵他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大人也可以帶著孩子主動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以示友好。讓孩子意識到跨出第一步並不難。

讓孩子學習一些簡易的社交技能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都有自己比較要好的朋友。孩子和朋友交往過程中,家長要教育孩子嚴於律已,寬於待人,告訴孩子可以被接受的遊戲方式,鼓勵孩子說出“我跟你玩好不好”等一些有禮貌的話,並讓 孩子知道別人喜歡他這樣,而不喜歡不禮貌的孩子。

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父母要以身作則,平時全家人要和睦相處,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鬧和動手,給孩子足夠的愛,孝順家裡的長輩,彼此關心照顧,讓孩子在這種氣氛中,潛移默化地學會與人融洽的相處之道。

鼓勵孩子正確的與成年人交往

美國心理學家哈伯特教授指出,孩子從小與大人交往,有利於孩子形成能屈能伸的心理品質,家長要教育孩子對鄰居、客人要熱情、謙虛、禮貌,這樣,使孩子慢慢養成尊重別人、愛護別人的良好品質。引導孩子與親人平等相處,不以孩子為中心。

要有意識的經常讚美孩子

家長應該經常讚美孩子,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學會讚美別人。引導孩子說出“你很棒”“好漂亮”之類的話,則可以贏得不少朋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