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安全感會變得敏感多疑,再大一些就會養成很古怪或者孤僻的性格,再一個很容易形成內向的性格,這對於孩子以後的生活,以及各方面發展都有一些阻礙。而孩子沒有安全感,大多數來源於自己的父母,父母本身,或者生活環境,以及接受到的教育,這一切都可以讓孩子生活在內心的恐懼中。
很多家長過分要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往往會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一個缺乏安全感、內心孤僻的孩子,你覺得這是個健康的孩子嗎?更可怕的是孩子的這種性格,又會延伸到下一代去,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全方面的教育。今天嘟嘟和大家說一說,給如何給你的孩子安全感,希望能夠幫助到您以及您的孩子:
工具/原料
耐心
正確教育方式
方法/步驟
避免粗暴教育
這是讓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在一些家庭,仍然採用打罵式的教育,孩子不打不成器,不罵不懂事,孩子就要打,不打不成才,小樹還得常常修理才能長直呢何況孩子,這就是那些家庭的教育觀點。而這樣教育的結果,無非是孩子更加不懂事,甚至粗暴殘忍,另一種就是極度的自卑與冷漠。不管是哪一種性格,嚴重缺乏安全感是相同的,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用過於粗暴的方式還擊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把自己包裹起來,越發變得懦弱。所以想要孩子多些安全感,請不要過度粗暴的教育你的孩子。
不給孩子過多壓力
這是現在太多家長們犯的錯誤,包括嘟嘟自己。自己小的時候不理解家長為什麼逼著自己好好學習,自己出來闖蕩多年後明白了,於是讓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爭取考入好的學院有個好的前途,於是對於孩子的成績一再的要求,班裡第一,年部第一,重點中學,重點高中,名牌大學,等等。隨著成績越來越高越來越好,對於孩子的要求,也是越發的“高大上”。從學習成績的要求,到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發展,一點也不能馬虎,孩子錯一點或者稍微差一點,便是出渾身解數讓孩子再好一些,再好一點,孩子壓力越發大,怎麼努力也不行,你讓孩子去哪兒找安全感去?
夫妻不要過多爭吵
這也是大家夥兒都知道的常識,都明白夫妻爭吵特別是當孩子面爭吵甚至打架的後果,可有幾對夫妻能夠做好?火氣一上來的時候,誰管得了誰?照樣罵個驚天動地,打個你死我活,轉過頭夫妻和好了,說是為了孩子繼續生活吧,而孩子呢?你覺得孩子也和你們夫妻倆那樣床頭打架床尾和似的馬上就好?孩子會一輩子記住那些事情的,最起碼他們會在成人之前一直擔心著,擔心爸媽又一次上演戰爭,這樣的孩子,去哪兒找所謂的安全感啊?所以你們要是真的心疼你們的孩子,就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或打架,如果實在忍不住,倆人關上門大街打去,打完了再回家繼續過日子。
不要求孩子過早過多的“自立”
很多人說,孩子嘛,就要對他們狠一點嚴厲一些,不要管孩子餓不著就行,那樣孩子就會自立,也會很懂事,云云。可事實證明,用他們所謂的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膽小懦弱,看起來很自立很堅強,實際內心非常的懦弱敏感且多疑,這就證明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是殘忍的也是失敗的。孩子不能溺愛這是肯定的,但疼愛孩子並不是溺愛,對孩子的生活以及孩子的心理多些關注,對於孩子性格的養成卻不能含糊,這不叫溺愛。對於老人的這些所謂的教育手段嘟嘟不作任何褒貶,但嘟嘟想要勸告那些有如此想法的家長,讓孩子隨意養成壞習慣且不管不顧的家長,那才叫溺愛,一定要分清溺愛與疼愛的區別,不要對孩子要求的太過於嚴格,否則你會給孩子帶去一輩子無法彌補的傷害。
和孩子有足夠多的親子游戲
這也是嘟嘟想要勸各位家長們的一點,很多家長有著放任式教育的想法,嚴格管著孩子的學習以及其他教育,但不注重孩子的吃喝冷暖以及心理健康,這是非常可怕的。當孩子學習不太好的時候,家長會很嚴格的教育孩子,甚至不惜打罵,或者看到自己孩子性格不好比如沒禮貌等等的時候,又會對孩子冷言冷語的譏諷,可你想過沒有,當孩子需要這些方面的教育或者引導的時候,你在哪兒呢?你只是在一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意孩子能不能讓你覺得驕傲,別的你注意過嗎?你一天能陪孩子幾分鐘?真正把心思用到孩子身上又會有幾分鐘?孩子缺乏安全感不只是會變得膽小,還會有很多的連鎖性格出現,你平日不對孩子多些陪伴,你憑什麼要求孩子那麼多?孩子又該如何滿足你的那些要求?記得,多給孩子一點陪伴,比如和孩子做做遊戲等等。
重視孩子的請求
一些家庭的教育理論是家長是天,孩子一定要聽自己的,儘管在某些方面比如吃喝用上,會給孩子很大很大的滿足,但決不允許孩子違背自己的意願,只要孩子聽自己的,怎麼樣都好。這樣的教育方式我覺得你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培養新一代的機器人。孩子不管多小,都會有屬於他自己的意願,比如一個小嬰兒,你抱著他哄他睡覺的時候,他會掙扎會哭鬧,那是因為他此時根本就不想睡覺,這就是孩子自己的意願。作為家長你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但不能完全不理孩子,當孩子把自己的想法或者意願只能放在心裡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是慌亂的,因為他們要面對自己很不願意,可是家長必須要自己完成的那些事情,那些事情對孩子而言,代表著陌生以及無條件的接受,如此一來,孩子的內心一定會是忐忑不安。
不要剝奪孩子的“講話權利”
嘟嘟以前的性格過於急躁,從不願意讓別人打斷自己的任何事情,包括思路以及做法,對於孩子來說也一樣,我會從各方面考慮孩子的想法,所以我會覺得我的一切都是非常正確且完美的。而孩子一天天長大,我才慢慢發現我的教育方式有些不對勁了,很多事情孩子想法很多,但就是不敢表達的那麼清晰,想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要先看看我的臉色,而事實證明孩子的很多想法都很正確。所以希望各位家長和嘟嘟一樣接受教育,不要剝奪孩子“講話的權利”,讓孩子自小就積極參與一些事情,給孩子多些講話的機會,讓孩子勇敢且開心的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的行為能力,這樣一來,孩子的“膽量"變大,安全感就不會只從爸爸或者媽媽那兒獲取了。
給孩子一個安穩、溫馨的家
嘟嘟家寶貝從小跟著嘟嘟,風裡雨裡的走著,從他出生到現在,搬過好多個家。直到後來被那麼一個謊言,從一直住的老家,搬到了千里之外的陌生寒冷的地方。這期間嘟嘟自己承受了很多,而孩子也同樣,或者比嘟嘟承受的更多。從那麼一個有爸爸媽媽姥姥姥爺,以及大姨萬分疼愛的家,搬到了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且除了爸媽沒有任何人照顧,更別提被疼愛了。身邊沒有一個玩伴,甚至連口音都完全不同,這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真的是非常殘忍。以至於孩子性格總是敏感。以前只要是放學回到家,看不到我就會特別的恐慌,直到看見我好好的站在他面前,才會有心思寫作業學習並吃飯睡覺。所以嘟嘟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各位家長,給孩子一個安穩且溫馨的家,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看見那些離別和冷漠,這才是對孩子真心的疼愛。
注意事項
孩子的教育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情,且家長本身就是最好的示範。
嘟嘟羊兒,一個用心寫經驗的女子,可能經驗缺乏一些專業性,但真真實實來源於生活,若能幫助到您,是我的幸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