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鑄鐵件皮下氣孔缺陷的特徵和形成原因?

  球墨鑄鐵是20世紀五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高強度鑄鐵材料,其是通過球化和孕育處理得到的球狀石墨,綜合性能僅次於鋼,在後期的鑄造生產中球墨鑄鐵的應用非常廣泛。然而不管是哪種材質的鑄件,其在生產過程中也都避免不了各種鑄造缺陷的產生,球墨鑄鐵件在生產中也存在著諸如球化不良和球化衰退、縮孔和縮鬆、皮下氣孔等缺陷,下面就皮下氣孔缺陷分享下相關經驗。

  球墨鑄鐵件的生產過程中,在熱處理、拋丸清理後或機加工時常會發現一些直徑大約為0。5-3mm,形狀為球形、橢圓狀或針孔狀內壁光滑的孔洞,這些孔洞一般在鑄件表皮下2-3mm分佈,這就是所謂的皮下氣孔。

  皮下氣孔的形成是由於含鎂鐵液表面的張力大,容易形成氧化膜,這對阻礙析出氣體和入侵氣體的排出有一定影響,這些氣體滯留於皮下就會形成氣孔。另外,球墨鑄鐵糊狀凝固特點使氣體通道較早被堵塞,也會促進皮下氣孔缺陷的形成。

  皮下氣孔缺陷的存在可對球墨鑄鐵件質量形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生產中,企業要儘量的控制該缺陷的產生,以提升球墨鑄鐵件質量。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