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等眾多親子類節目火爆熒屏,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與過去相比,父親們更加註重參與到孩子們的生活中,但是在照顧孩子方面,一些父親還是難以避免地會鬧出笑話。福特漢姆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Matthew Weinshenker指出,在雙職工的家庭中,母親也要進入社會工作,所以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也開始發生了轉化。而科學研究證明,父親與孩子的關係遠比你想象中重要得多。
方法/步驟
遊戲時間是重要的,而遊戲時間基本上被爸爸包攬。
研究發現,父親與孩子最常見的互動方式是做遊戲。而母親,更多傾向於照顧孩子方面的規劃和組織。
父親和孩子的互動方式能鼓勵孩子勇於冒險。
做遊戲可以幫助教育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情緒,鼓勵他們勇於冒險,具有長期的進取心。父親的育兒方式也和母親有差別。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副教授Melanie Horn Mallers指出,爸爸傾向於將孩子帶離這個世界,而母親傾向於將孩子帶入這個世界。這種微妙的差別實際上是父親鼓勵孩子勇於冒險的一種方式,有利於孩子之後的成長,能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充滿自信,善於解決問題,應對壓力。
Mallers指出,母親更傾向於給孩子們一種安全的感覺,保護他們應對這個世界,而父親可能也會傳達這個感覺,他們更傾向於這樣和孩子交流:“這個世界是安全的,所以現在就開始去探索世界吧。”
和父親的遊戲時間可以幫助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形成牢固的關係
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會影響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200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父親遊戲的靈敏度預示著“青少年”的依戀表現,遊戲的靈敏度指的是父親在遊戲中知道何時進攻、何時後退的能力。從本質上講,這種看似亂七八糟的遊戲是父親和孩子之間非常有質量的時間,它的作用不應該被低估。
來自父親的拒絕可能比來自母親的拒絕對孩子傷害更大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際關係專家Ronald Rohner就致力於研究父子關係。“和大多數美國人一樣,我一開始帶著50年前的想法,‘沒錯,父親有時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真正重要的還是母親。’”
但在研究過程中,Rohner有了驚人的發現:父親的愛往往比母親的愛更有助於孩子的個性發展。具體來講,父親的拒絕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行為問題,併產生不安全感、焦慮和敵意,最終會導致孩子對藥物或酒精成癮。父親的拒絕也可能阻礙孩子在長遠時期與他人形成信任關係的能力。
Rohner強調,凡事總有例外,在一些案例中,父母雙方的影響是相同的,或者母親的愛是促成兒童發展的更重要的因素。但大的趨勢是,來自父親的拒絕最具影響力。
從長遠來看,父親和孩子關係惡劣會讓孩子更有壓力
Rohner並不是唯一一個發現父親的愛對孩子有重大影響的人。在2012年一項針對912名男性和女性的研究中,Mallers發現,和父親關係良好的人比童年時沒有感受到父親關愛的人能更好地處理壓力。Mallers指出,這也和與父親做遊戲的時間有關,遊戲時間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困難出現時能讓他們保持冷靜。
基本上,和父親相處的時間很重要。
雖然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結論,但研究的結果都指向同一個關鍵點:花時間與父親相處可以提高孩子用積極的方式與人溝通的能力。麥克吉爾大學心理學家Richard Koestner在研究20世紀50年代耶魯大學的縱向研究結果之後得出結論: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越少,孩子越不懂得體諒他人。
Koestner在1990年說過,“我們發現父母和孩子有多親密對孩子是否懂得體諒他人的影響沒有差別,但在25年後,我們吃驚地發現父親的影響是如此強大。”Rohner指出,孩子能否感受到父親的愛,不在於相處的時間長短,而在於質量。但是不管怎樣,和父親面對面相處總是能讓孩子們受益的。
父親和孩子間的聯絡歸功於“愛的激素”
眾所周知,新生兒出生後,母親的激素會激增,隨後對孩子會產生強烈的依戀。但其實父親也會釋放出大量的激素。
研究表明,在嬰兒出生第一週內,新手父親體內的催產素(又名“愛的激素”)水平會上升。催產素可以讓新爸爸與嬰兒間建立強大的紐帶關係,使他們更樂於參與到所有重要的額遊戲時間中。2010年,巴伊蘭大學心理學家Ruth Feldman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事實上,父親身上的“愛的激素”被認為是由撫養孩子的行為本身引發的,如 “把嬰兒高高拋起,拉著小寶寶坐起,鼓勵他們探索”等等。
事實上,新手父親會體驗到各種重要激素的波動
在孩子出生後頭三週裡,父親的睪酮會下降30%,這會讓父親釋放出內心的舐犢之情,放棄一切侵略性的行為。此外,在等待孩子出世的過程中,父親皮質醇升高。這是一種產生壓力的激素,能讓父親對孩子產生依戀;還會受到催乳素的影響,這種激素可以促使母親產生奶水。
Mallers提出假想:因為男人不能產生生小孩兒的激素,所以新生兒的壓力導致很多新手父親要體驗這些波動。
注意事項
總之,不要低估了父親的重要性。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隨著社會和文化的變化,很多父親與子女的相處模式也已經發生改變。就像weinshenker所寫的:“我不認為我們會回到20世紀50年代那樣,男人工作一天回家後抽著菸斗,也許和孩子們踢著球。” 女性要繼續在職場中打拼,父親就得越來越參與到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和孩子們建立強大的關係紐帶。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這一點,廣告商和電視製片人也得趕緊跟進,不要錯過商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