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47]代詞指代題?

  代詞指代題屬於言語理解與表達試題中的一個選考題型,難度較低,考試的題量也不大,通常在每年的試卷中所佔的題量為1題左右。此類題型主要考查考生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含義的能力。代詞指代題的提問方式通常是將代詞用雙引號標註出來,考查這個代詞在文段中的具體含義。常見的提問方式有:文中的“後者”指的是……;上文中“此”指代的是……;文中“他們”是指……;文中“他”指代的是……等等。

方法/步驟

  代詞實際上屬於詞語的一種,代詞本身包括四種,即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及不定代詞。但是,在公務員考試中,代詞指代題主要考查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當提問方式中所需要解釋的詞語是一個人稱代詞或者指示代詞時,此題就是代詞指代題。代詞指代題的解題技巧與詞語理解題相類似,都是首先應定位原文,明確該詞語在文中的具體位置,考生在閱讀時應用筆標註出來;其次,通過分析該詞語的上下文語境來把握其具體含義。唯一區別在於代詞指代題需要重點掌握“指代就近原則”,考生應根據代詞出現的位置,選擇在句法結構上與其最接近的詞語為正確選項。不過,在近幾年的命題中,命題者為了增加試題難度,常常將代詞指代題與詞語理解題相結合進行考察,所以,考生在做代詞指代題時還應該結合文段的具體語境進行理解。

  下面以真題為例:

  例1:近幾年來,政府通過各類手段,促使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經濟轉型政策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受限制的行業在較短時期內會因政策的壓力而故慢增長。同時,受扶植政策不到位、市場培育滯後、技術開發存在瓶頸等因素影響,新的產業成長將較為緩慢,無法對衝前者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段文字結尾處的“前者”是指( )。

  A.政府各種促使產業結構升級的政策

  B.政策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

  C.受限制的行業在短時期內增長緩慢

  D.政策、市場、技術開發瓶頸等因素

  【解析】首先定位“前者”在文中的具體位置,即文段的最後一句話,從最後一句話的內容可知,因為受扶植政策不到位、市場培育滯後、技術開發存在瓶頸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新的產業”無法對衝“前者”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前者”指的內容肯定還在前面。由“同時”我們也可以知道,前後語句存在對應關係,“前者”指代的就是前面講述的“受限制的行業在較短時期內會因政策的壓力而故慢增長”,而選項C強調的正是對“前者”最準確的解釋,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C。

  【糾錯】本題屬於代詞指代題中的代詞指代類,需遵循指代就近原則,本題需要解釋的詞語“前者”出現在句末,而A選項的內容在文段開頭,很明顯不符合指代就近原則,且不是對“前者”的最準確解釋,應予以排除。選項B和D雖然符合指代就近原則,但是,這兩個選項都不是對“前者”最準確的解釋,這兩個選項其實解釋的是與“前者”相對應的“後者”的含義。

  例2:人們穿行於城市中,不僅是空間的行走,也是時間的穿越。時序的完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譜牒,“它”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和氣質所繫。資金和技術可以使城市迅速變得高大,卻無法使城市變得悠久。一件用許多金銀珠寶堆砌而成的現代工藝品,其價值也許根本無法與一件樸素甚至有些殘損的宋代瓷瓶相比,它們之間價值的體現僅僅在於時間。

  這段話中的“它”是指( )。

  A.空間  B.時間  C.城市的文脈和譜牒  D.時序的完整

  【解析】首先應明確“它”在文中的具體位置,即文段的第二句話。“它”是一個人稱代詞,而且,“它”是一個單數,從這點我們可知,選項C首先應予以排除,因為C選項是個複數。觀察“它”的上下文語境發現,在“它”的上下文中就出現了表示並列關係的“是……是……”關聯詞語,並列關聯詞的前後語義相同,故“它”其實指的就是第一個“是”前面的“時序的完整”,本題正確答案為選項D。

技巧, 公務員, 遼寧, 代詞, 指代,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