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高效的零食外交?

  當看到“零食外交”這個詞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忍不住的笑,並對之嗤之以鼻。有一篇文章說辦公室白領發胖的主要原因,除了久坐、壓力等,還有零食外交。當然零食外交對人際關係影響的威力,倒是可以舉例說明,你對人際關係處理起來有困難時,不妨先試試這種只做不用多說的技巧。  辦公室裡高效的零食外交  有一年,我和幾位同事被外派到美國的總部工作。雖然我們工作緊張,大部分時間,我們的飲食也簡單,可是幾個月下來,幾乎每個人都發現自己從國內帶去的衣服開始變得緊身了。想來想去,最有可能的“罪魁禍首”就是甜甜圈。  好像是約定俗成,每週五早晨,都有同事帶一大盒甜甜圈進公司,放在茶水間,請大家過去吃。邊喝咖啡,邊吃甜甜圈,邊聊天,成了每週五早上的一個節目,也讓我們認識了不少其他部門的同事。  那時,國內還沒有流行甜甜圈,我們開始吃到這種又香甜又鬆軟的糕點的時候,覺得十分美味,恨不得再多吃一個。雖說也沒有規定每個人可以吃幾個,不過,出於禮貌,我們往往只吃一個適可而止。  幾個月後,甜甜圈的吸引力就慢慢減弱了,倒不是因為我們擔心發胖,而是實在是甜甜圈時刻太多了:有人過生日,茶水間就有甜甜圈;有人訂婚,也有甜甜圈;有人升職,也是甜甜圈;有人離職,還是甜甜圈……  我曾經問過同事,為什麼總是甜甜圈。他說他們曾經也換過花樣,可是發現動腦筋變品種也是件費神的事情,反而平添了煩惱。說到底,大家不過是找個因由隨意聚聚,吃什麼並不重要。甜甜圈簡單、傳統、經典,就成了保留品種。  最後讓我對甜甜圈終於大倒胃口的原因是盒子裡的一團“大便”。有同事惡作劇,在甜甜圈的下面悄悄放了一個十分逼真的惡搞模型,引得大家連連驚叫,隨之而來一片鬨笑,也讓我從此後對甜甜圈產生了心理陰影。  辦公室裡高效的零食外交  那年,有一位美國同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身材相當的龐大,讓我們常常擔心他會不會把椅子坐塌,可是他的個性又是相當的靦腆,幾乎從來聽不到他說話。即便是甜甜圈時刻他也只是端杯咖啡,面帶微笑,站在人群的邊緣,不大出聲。  然而,他的小隔斷卻是大家都愛跑的地方,“Jason,今天又有什麼好玩的糖? ”原來,他的辦公桌上有一個大大的玻璃罐,裡面總是裝滿花花綠綠、奇形怪狀的jelly bean(軟糖),引得大家時不時就要過去討糖吃。而Jason捧著罐子讓大家隨意拿時的那種表情,真是非常的滿足。  現在想來,或許Jason明白自己並不善於社交,所以才花心思去淘來那些稀奇古怪的糖,吸引同事們,用這種方式讓大家記得他的存在吧。這算不算典型的零食外交呢?更巧的是,在美國的俚語裡,jelly bean就是指那些借花裡胡哨的衣著去吸引女性的男人。  後來發現,在國內的公司,備零食的人也很多,不過好像是喜歡私下和自己走得近的同事分享。或是休假、出差回來,帶些當地特產讓周圍的同事嚐個鮮,也是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  不過,我最近工作的兩家公司,似乎與零食外交絕緣,因為公司提供多種飲料、水果、餅乾,所以通常大家自己就不帶零食了。  好笑的是,最近剛進公司的一位同事,不知道是不是出於零食外交的習慣,經常會拿著公司茶水間的水果去殷勤地放到其他同事的桌上,他是想表示友好嗎?可惜大家對此舉頗有微詞。  其實,說到底,零食外交在職場上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種輔助新增劑。表示友好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常常帶著微笑和周圍的人打個招呼,聊上幾句,不管那人是你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也無論那人是老闆,還是負責清潔的阿姨。  更重要的是,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才能讓人佩服,有好的人品才能讓人喜歡,如果既有工作能力,又有正直的人品,那就差不多能贏得尊敬,也向外交的最高境界靠近了一步呢。  辦公室裡高效的零食外交  如果你是個不會怎麼用說來處理人際關係的人,不妨照著上面說的試試。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