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鐵觀音加工工藝流程。希望廣大的朋友能瞭解它,喜歡它。
工具/原料
水篩、揉捻機、搖青機、包揉機、烘焙機。
方法/步驟
首先我們得來到茶園,晴天的早上的10點至下午3點採摘的鮮葉質量最好,(雨天水分太多製作出來的茶葉品質很差。)
採摘標準:一般選一芽三葉,鮮嫩度適中。枝梗宜短,細小,這樣枝梗的含水量少,製作出來的茶葉香氣高。
第二步就是晒青
茶青採下來後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將其薄薄的攤涼晒青。晒青的目的是為了使鮮葉的水分蒸發,提升鮮葉內的酶活性,為下一步搖青作準備。
第三步做青
做青其實分為二個小部分,簡單而言它就是涼青、搖青一直迴圈的過程,隨著次數的增多,涼青搖青的時間也要慢慢的增加,一般都需要有6-8的涼青、搖青,茶鮮葉內的物理化學反應才能達到進入下一步殺青的標準。下圖分別為搖青和涼青。
第四步殺青
做青一般是從當天傍晚開始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天,到了第二天就要要一定的經驗積累,通過對茶鮮葉的觀察來決定是否要炒青。殺青是茶葉品質固定的重要環節,將決定鐵觀音的品質好壞。有經驗的製茶師能夠很好的把握時機制作出優質鐵觀音。
第五步包揉
把殺青後的茶葉包在特製的布里,準備放入整形機。利用“包揉機”把整個茶葉緊包成球狀。如圖,從這個步奏的目的就是製作鐵觀音特有的球狀外形和顏色。
第六步揉捻
將打包好的茶包放在“揉捻機”中進行揉捻使茶葉成球狀。茶球在緊包的狀態下在揉捻機中滾動,裡面的葉子受到揉捻機和茶葉的擠壓會慢慢形成“顆粒狀”,茶青從葉狀到顆粒狀全是揉捻機的功勞,不過這得要經過很多遍的操作。
第七步打散
把打包好的茶球打散了,再次進行包揉和揉捻,一般這個過程要持續4-6遍,茶葉才能漸漸的變為顆粒狀。
第八步焙火
將茶葉平攤鋪在竹篩上放在鐵架上,至於爐中焙烤。包揉、揉捻與焙火是多次重複進行的。 當茶葉最終成型就要放要進行烤焙將茶葉中的水分烘乾。這將影響到茶葉的儲存時間保證在茶葉的儲存和轉運中不變味。一般要進行3-4個小時。至此鐵觀音毛茶的粗製完成。粗製完的鐵觀音如下圖:
第九步
開始品茶,毛茶,挑梗過篩乾淨的就是淨茶啦,接下來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喝茶啦。
注意事項
鐵觀音採摘標準是一芽二、三葉,別太長也別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