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五味皆屬脾?

  飲食的五味對應人體的五臟:即脾、肝、肺、心、腎。食物五味對臟腑雖各有偏重,但食物首先是歸脾胃,通過脾胃分清泌濁,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質以後,然後再分屬不同的臟腑,起到濡養作用,因此,可以說蔬菜五味皆屬於脾。“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也是對食物進入人體後代謝的很好概括。

  食物五味在屬脾的基礎上,不同性味也會對五臟起不同作用。

甘、淡:

入脾胃,屬土,具有和緩、補養作用。萬物土中生,甘、淡是食物性味的主要型別,大部分食物均屬此味。它能益氣生津、養營和中、健脾生肌、補虛強壯、養神寧心、補精生髓。我們吃的五穀雜糧、大部分蔬菜、提取的糖都屬於此種類型。可以說甘、淡食品是我們生存的基礎。

酸、澀:

入脾、肝,具有生津益胃、滋陰柔肝、解毒祛濁、收斂固澀作用。許多水果屬於此類,如柑橘、橙子、柚子、蘋果、杏子、葡萄、獼猴桃等。

苦:

入脾、心,一方面清胃腸、口腔、肝膽熱邪,另一方面清心除煩、安神定志的作用。苦味食物有蓮子、苦瓜、苦菜、苦菊等。

辛:

入脾、肺,具有行脾胃、宣肺氣、和血的作用。能促進脾胃腐熟水谷,肺氣宣發肅降,推動氣血執行。如姜、蔥、蒜、辣椒、小茴、八角、孜然、咖哩等。

鹹:

入脾、腎,具開胃醒脾、助脾運化、補腎堅陰、軟堅散結的作用。從上古之人的進化歷史來看,鹹味食品影響了地球上人口地理分佈,促進了人體結構的改變,推動了智力水平的提高。食用鹽、海帶、海藻、石花菜、海魚、貝類、奶製品、禽蛋等都有鹹味。

  五味屬脾,但食用過多或不當也會首先傷脾。甘味過重,會導致痰溼困脾,產生肥胖、血脂異常、精神不振等;酸味過多,會導致肝鬱乘脾,脾胃運化失職,導致脘腹脹滿,胃脘疼疼;苦味太過,導致苦寒傷胃,消化不良;辛味食物太多,會化火生熱,導致胃腸鬱熱,口舌生瘡。食過於鹹,會引起水津輸布失常,脾腎受損。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