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糾正寶寶吃飯難的問題上,巧妙運用“飢餓療法”將讓寶寶自覺地愛上吃飯。“飢餓療法”看似殘酷,其實比任何藥物都有效,對寶寶的正常心理髮育極有幫助。
工具/原料
見文章。
方法/步驟
排除疾病因素後,要檢查寶寶平時有無零食過多,餐前有無飲用大量飲料,進食時有無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邊聽故事、邊看電視邊吃飯,等等。這些不良習慣,會擾亂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使寶寶食慾減退。
寶寶厭食大多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當他不願吃飯時,你彆強迫他吃,否則會激發他的逆反心理,此時就可以採取短暫的“飢餓療法”。
1.與寶寶做好溝通。告訴寶寶,如果無故不吃飯或不好好吃飯,你就會把飯菜及其他零食都收起來,他只能等到下頓飯時間才能吃到東西。
2.家長之間要默契配合。最關鍵要做通家裡老人的思想工作,以免“同情心”影響到“飢餓”療法的效果。
3.吃飯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由於寶寶已經對吃飯興致不足,開始實施飢餓療法時,即使已經餓了,也可能不會專心地堅持到吃飽,往往吃到半飽就開始玩了。這時,你要注意控制他的吃飯時間。通常在半小時後,停止餵養或供給食物,等下一餐再吃吧。
4.兩餐之間除了飲水,不給寶寶吃任何食物。寶寶很可能還沒等到下一餐就已經餓了,鬧著哭著要吃東西。此刻,必須“鐵面無私”,想辦法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如和他玩遊戲,帶他到外面轉轉等。
這段時間可以讓寶寶喝些水,但絕不能給他吃任何東西或喝含糖飲料。等下餐吃飯時間到了,再讓寶寶吃飯。幾次以後,寶寶就會明白吃飯的真正意義:不吃飽就會捱餓。
注意事項
一定要照顧好小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