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缸”的造景就是以雨林地以及附生植物為主,著重於模擬熱帶,亞熱帶的叢林景觀。它是熱帶雨林在尋常人家中的縮影,是家中的微雨林。
迪茨把大自然帶回家,自然為鄰,悠遊歲月。時尚浪漫的田園氣息,舒展精緻生活情調,恰靜自然,沉澱如水。純手工調刻的紋理,細膩而柔美,紋路立體不平扁,散發出優雅溫馨的魅力。精緻的拉手,細膩柔和曲線輪廓,呈現著簡約時尚的美,高雅的宮廷氣質因此而生。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雨林缸造景教程方法。
工具/原料
配置:燈,噴淋,小水泵,迪茨180生態雨林缸
水上植物:積水鳳梨、鳥巢蕨、波斯頓蕨、阿波羅蕨、卷葉球蘭、袖珍椰子、網紋草、大灰蘚、綠地球
水草:迷你椒、綠藻球、小水榕、雨裂水蓑衣
發泡膠,玻璃膠,顏料,椰土,水苔,青龍石,火山石,鵝卵石,脫脂棉,化妝沙
方法/步驟
首先製作背景板
等背景牆製作完成。將沉木擺好造型後,用發泡膠粘結固定沉木。
下半部分用青龍石、火山石和鵝卵石遮擋。
在上半部份露出的發泡膠上塗滿黑色的玻璃膠,玻璃膠上黏上椰土,倒入化妝沙。
在沉木的縫隙處裝上水泵,用棉線將水苔綁在植物的根部,然後用紮帶將植物綁在沉木上或將植物放在縫隙上後放水。
放完水後在水中種上迷你椒、雨裂水蓑衣、小水榕、綠藻球。
下圖為雨林缸造景後全景圖
注意事項
建缸初期:首次建立雨林缸時必須注意要維持缸內的高溼度。在建缸初期,植物往往根系尚未恢復,如果溼度不夠就很容易造成植株脫水,嚴重的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甚至死亡。維持高溼度可以使用噴淋系統定時噴水,並且將缸頂封閉起來。但是長時間封閉也會產生問題,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通風換氣也是必須的。 在建缸初期,光照應該適當減弱。這個階段的植物尚未恢復生理機能,所以如果照明全開既浪費資源,也會對恢復期的植物造成壓力。比較恰當的做法是初期幾天先使用全部照明的50%,每天照明時間4-5小時,然後用1,2周時間慢慢過渡到70%,每天照明6-8小時,在2周後恢復全光照,每天光照10-12小時。
生長階段:新缸建完大約1個月後,大部分植物已經漸漸適應了缸內的環境,開始生長。這個可以把缸內的溼度降低到正常水平,適當增加通風時間,以防黴菌,細菌滋生。在這個階段可以適當對某些植物進行修剪,移除死亡植物和枯枝爛葉。這個階段可以試情況給缸內植物噴一次葉面的薄肥,以氮和鉀為主,促進營養生長。液肥濃度宜淡不宜濃,最好是正常使用濃度的一半。
日常維護:由於雨林缸採用了大量裝置,比如噴淋,燈光,排風,所以建議使用定時器,甚至溫溼度控制器來控制。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日常維護的成本。基本上最大的維護工作在於定期擦拭缸壁,修剪過於茂盛的植物,以及噴淋裝置的水源的補充上。噴淋裝置使用去離子水,也就是RO水,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防止水垢。養動物的雨林缸,除了這些維護工作以外還有動物的餵食需要操作,以及定期清除礙眼的排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