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每三個月換一隻,刷牙要用溫水36左右與口腔溫度相仿,常用不同的牙膏刷牙。
鍵齒食物
一些天然食物裡的成分,可以對抗造成蛀牙的口腔細菌,強化牙齒琺琅質。
茶:茶中所含的氟可以和牙齒中的磷灰石結核,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其中烏龍茶和綠茶含氟量最高。其中所含多酚類是由30多種物質組成的複合體,具有消毒、殺菌之功效,能夠減少在口腔中造成蛀牙的變形鏈球菌,具有固齒作用。經常飲茶增加了口腔的水液流動量,保持了口腔衛生。茶葉中的糖類、果膠等成分與唾液發生了化學反應,滋潤了口腔,增強了口腔的自潔能力。嚼食茶葉還能治牙齦出血。但須注意,嚼的時候要細細嚼,讓茶葉在口中磨嚼成細粉末再含化令唾液嚥下。
洋蔥:洋蔥尤其是新鮮的生洋蔥能殺死多種細菌,其中包括造成我們蛀牙的變形鏈球菌。
香菇:香菇裡所含的香菇多糖體可以抑制口中的細菌製造牙菌斑。
芥末:芥末裡含有一些可以抑制造成蛀牙的變形鏈球菌繁殖的成分。
芹菜:粗纖維的食物可以掃掉一部分牙齒上的食物殘渣。此外,費勁咀嚼能刺激分泌唾液,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自然的抗菌效果。除了芹菜,切成條狀的小黃瓜和胡蘿蔔也可以起到按摩牙齦的作用。
喝水是最簡單但卻很重要的保護牙齒方法。適量喝水能讓我們的牙齦白痴溼潤,刺激粉末唾液。在吃完東西之後喝一些水,可以帶走殘留口中的食物殘渣,不讓有損牙齒的細菌得到養分。
無糖口香糖。嚼食新增“木糖醇”的無糖口香糖之後,對抑制造成齲齒的細菌,效果明顯。
鍵齒運動
咀嚼:經常而有規律地咀嚼有適當硬度、彈性和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如粗糧、雜糧、蔬菜及水果,可鍛鍊口腔肌肉及牙齒的咀嚼能力,是使牙齒組織堅韌結實,不易鬆動。進食時充分咀嚼食物,可按摩牙齦、擦洗牙面、彈拔牙周韌帶,有加速血液迴圈、改善區域性營養、促進牙齒健康之效。
按摩牙齦
每日堅持叩齒5分鐘,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和組織代謝,鍛鍊肌肉和保護面板,促進唾液分泌和清潔口腔,達到固齒和鍛鍊牙周功能的目的。如果牙齒輕度鬆動,可每天早起用食指按摩牙齦10分鐘。也可以在齒話梅或杏時,將其核多在口中上下翻滾,按摩牙齦,對預防牙周炎,堅固牙齒大有益處。
鍵齒習慣
不少人有飯後立即刷牙的習慣,認為這樣能儘可能地減少患牙病的機率。不過,最近的研究結果認為,飯後立即刷牙有害牙齒健康。這是因為,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層琺琅質,剛吃過飯尤其時食用了酸性食物後,琺琅質會變鬆軟。這個時候刷牙,就會造成琺琅質的損害。所以,進食後最好先用清水漱口,待1-2個小時後再刷牙。
不吸菸對保護牙齒有益。吸菸不僅使牙齒變黑,還會使牙槽骨受損。有資料表明,牙糟骨的受損情況在吸菸人當中比不吸菸的人要多,且受損發展又快又嚴重。
心情舒暢有益於牙齒的健康。而緊張、焦慮、恐懼等精神刺激可引起牙痛,即醫學上所謂的“心因性牙痛”。
平常堅持鍛鍊如慢跑、步行等運動,並經常參加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保持身體健康,可延緩牙周組織萎縮,提高牙齒的抵抗力,使牙齒堅固。
慢性肺病患者在刷牙和潔牙時一定要加倍當心,如果口腔護理不當,細菌在口腔中會越積越多,這些本應依附在牙齒上的細菌會進入人的唾液裡,增加對那些免疫力差的人患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鍵齒的飲食禁忌
香菸內的尼古丁會削弱口腔內組織的康復能力,降低身體抵抗力,引起牙周疾病。
經常吃過硬的食物如骨頭、硬殼食物等,會增加使牙齒崩裂的可能。
經常喝高酸性食物,如果汁、健康飲品、汽水、酸奶、紅酒及白酒等。會使牙齒外層的琺琅質受到酸素侵蝕,令象牙質外露,使牙齒變得敏感刺痛。
進食的次數過密,容易導致牙齒被蛀。這是因為每次進食後,口腔內的牙菌膜會利用食物中的糖分或澱粉進行新陳代謝,產生酸素,導致牙齒表層的礦物質流失。雖然唾液可以中和酸素,但需要一段時間。如果進食次數過多,口腔內酸素持續產生,唾液就來不及中和過渡的酸素。
拔/補牙提示
經期不能拔牙。
月經期的血液凝固性降低,拔牙後可能發生大出血。月經期間婦女的痛覺神經比較敏感,全身抵抗力相對較差,拔牙後容易發生傷口的感染。
服用避孕藥期間不能拔牙。避孕藥使口腔區域性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如果服用避孕藥後拔阻生牙,50%以上的人會發生傷口感染。
懷孕後頭三個月和最後三個月不能拔牙。
懷孕初期拔牙易誘發流產,懷孕晚期拔牙易產生早產,據估計80%的孕婦有牙疼,牙齦出血等牙科併發症。因此,應在懷孕前治療牙病,或在懷孕的3至6個月時治療各種牙病。
有婦科病的女性要及時保護牙。女性的牙齦時雌激素的作用器官之一,而有婦科病的女性往往存在內分泌絮亂,其口強中的細菌比正常的婦女高3%至5%,容易引起炎症。因此,有婦科病的患者,比一般人更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
女性治療牙病的最佳時間
是月經期後的8至14天,其中以月經後第10天為最好。此時拔牙出血少,痛感輕,感染率低,傷口癒合快。
拔牙後一般不影響工作,可以照常上班。但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
補過牙的人不要經常咀嚼口香糖。
常嚼口香糖會損壞人們口腔重用於補牙的物質,使其中的汞合金釋放出來,危害大腦,中樞神經和腎臟,嚴重時還會使人死亡。
保護牙齒除了每天刷牙、飯後漱口這些眾所周知的方法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自我保健措施。
1、及時清除牙隙間的食物填塞物。在咀嚼食物的過程中,牙齒間隙經常夾進食物的纖維,它們對牙齒和牙周組織都有害。我們可以通過刷牙進行清除,以保持口腔衛生。
2、給牙齒充足的營養。牙齒的發育離不開各種營養食物。因此,不論是成人還是少年兒童,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
3、養成正確的咀嚼習慣。正確的咀嚼方法是雙側或兩側交替使用。
4、糾正有損於牙齒的不良習慣。有些嬰幼兒由於吮吸拇指、舔牙、咬牙、張口呼吸、咬嘴脣等習慣,造成牙齒的錯位和畸形。糾正不良習慣有利於牙齒保健。
5、茶水有利於預防齲齒。茶葉能防齲的主要成分是含有氟和兒茶酚等物質。氟離子可將牙釉質中的羥基磷灰石變為氟磷灰石,改善了牙釉質的結構,增強其抗酸的作用;兒茶酚等物質可抑制口腔內變形鏈球菌(即致齲菌)的增殖。常飲茶水或以茶水漱口,可起到保護牙齒和清潔口腔的作用。目前在歐美許多國家,已將飯後飲茶,作為解決由於飲食乳酪、肉類較多而引起口臭的措施之一。在吃完大蒜之後,立即口嚼一點茶葉,也有去除異味之效。
6、睡前刷牙很重要。人在入睡後,細菌在口腔的溫度和唾液分泌量減少的情況下很容易繁殖。糖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洞,因此睡前刷牙要儘量徹底,這對預防牙病有重要作用。
7、有些藥物有損於牙齒的健康。四環素、金黴素等藥物可以使牙齒髮黃或牙釉質發育不全,日後容易發生齲齒,因此不要大量或長期服用這些藥物。
8、防止外傷。不要用牙齒去咬堅硬的物品,以免牙齒受到損傷。
9、定期檢查。定期檢查牙齒可預防牙病滋生。成人最好每年進行一次牙檢,發現牙病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