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捐獻”真的風險很大嗎?

Tags: 營養, 風險, 骨髓,

“骨髓捐獻”真的風險很大嗎其實,骨髓移植的核心是造血幹細胞移植,如今普遍從外周血中獲取,就像獻血一樣,對身體並無傷害。什麼是骨髓?什麼是造血幹細胞? 骨髓是存在於長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鬆骨質間的網眼中,是一種海綿狀的組織,能產生血細胞的骨髓略呈紅色,稱為紅骨髓。人出生時,紅骨髓充滿全身骨髓腔,隨著年齡增大,脂肪細胞增多,相當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最後幾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紅骨髓。此種變化可能是由於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夠補充所需血細胞。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部分黃骨髓可被紅骨髓替代,骨髓的造血能力顯著提高。造血幹細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各種型別血細胞的始祖細胞。造血幹細胞來源於紅骨髓,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迴圈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 為什麼叫“骨髓移植”?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還是老辦法“骨髓移植”。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過抽取骨髓這條“路”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 現在捐獻骨髓要抽骨髓嗎? 近10年來,“骨髓移植”已漸漸被“造血幹細胞移植”代替,這種方法對供者基本上沒有不利影響。首先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中去,這個過程稱為“動員”。然後,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分離獲得大量造血幹細胞用於移植,這種方法稱為“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就是說,現在捐贈骨髓已不再抽取骨髓,而只是“獻血”了。而且,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運用造血幹細胞“動員”技術,只需採集分離約50—200毫升外周血即可得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後,血液可回輸到捐獻者體內。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複製功能,捐贈造血幹細胞後人體將在短時間內恢復原有的造血細胞數量。所以,人不會感到任何不適,對供者很安全。 捐獻完可能的反應有哪些? 由於動員藥物的作用,捐獻者大多會有一些藥物帶來的短期不適感受。近八成的捐獻者在用藥後會出現輕中度的骨痛,但用普通止痛藥大多能夠有效緩解疼痛。其他諸如過敏反應、脾損傷、咳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乃至死亡等副作用盡管有報道,但對於健康骨髓捐獻者來說十分罕見。這些副反應都是短期、暫時性的,在長期研究中並未觀察到幹細胞捐獻對捐獻者存在任何長期的不良作用。

營養, 風險, 骨髓,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