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過很多有關書的名言,比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由黃金屋”,由此可見從古時候起,讀書就被認作是一種能夠提升自己的方式。那麼處於現代社會的我們,隨著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讀書呢?
方法/步驟
大人的言行舉止往往是小孩子模仿的物件,我們可以從小孩子身上看到他們父母的縮影,想要培養小孩讀書的好習慣,那麼就應該從小做起。在小孩子還沒有識字記事之前,每天花上20~30分鐘讓你的小孩安靜的在你旁邊,讓他看著你讀書。你也可以讀一些兒童讀物,在讀書的時候順便教小孩說話,讓他儘快的能夠模仿你說出話來。
孩子在慢慢長大以後,會接觸很多新鮮的東西,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的社會,電子產品會讓小孩沉迷其中,而大人往往會很早的讓小孩接觸這些電子產品。這麼做是十分不好的,儘量的讓小孩晚接觸電子產品,不僅是這些東西對小孩的身體不好,眼睛可能會近視,輻射對小孩也特別不好,也因為這會讓小孩失去一些興趣愛好。
結合上一點,教育孩子讀書首先要培養他的興趣,因為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大人適當的引導孩子,多給孩子講一些新奇的他們不瞭解的事情,看他們對哪方面感興趣,然後再選擇相應的讀物給他,讓他自己去讀,而不是強迫他去讀,因為孩子都有逆反心理,有的事情你越是強迫他,他越是不肯去做,只有把興趣培養出來了,這樣才能讓小孩真正的愛上讀書。
讀書貴在堅持,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就能養成的好習慣。書中擁有很多知識,只有孩子讀到了這些知識,再結合自己的成長過程,才會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道理,這些東西是大人教不來的。所以,給孩子制定一個每日讀書計劃,時間可以不用太多,但是一定要堅持,你想想,每天10分鐘的讀書時間,日積月累下來能夠讀多少書?
一個良好的氛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吸收書中的知識。只有讓一個孩子心情高興開心愉悅,他才能夠認真的去讀書,家長通關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給孩子良好的影響,所以說營造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後,不能光光讓孩子讀書,你還必須與孩子有交流。你需要了解孩子的心中所想,和他一起討論書中一些有意義的東西,在不覺中教給他一些人生道理。這可能對他日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