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免疫力低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寶寶為什麼容易被各種病毒盯上呢?因為寶寶免疫力低下,所以比較容易生病。?如何提高幼兒免疫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免疫力低的調理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強固,這也是為何幼兒園裡一個小朋友傷風,其它人可能跟著感冒。據估計,幼兒每年傷風感冒的次數是6-10次。隨著年齡增長,寶寶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3歲以上寶寶體內免疫血清的抗體濃度即接近成人;8歲後,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免疫系統負責保衛身體,免受細菌、病毒等傳染病原的侵害,可說是體內的保全人員。無須靠藥物或健康食品,以下10招便能捍衛寶寶的免疫系統,使其發揮最佳功效。

  1、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溼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80磅***約36公斤***以下的寶寶,一天應喝的水量是

  每10磅體重對應250毫升***也就是體重18公斤的寶寶每天該喝1000毫升的水***。

  為了確保健康,應儘可能讓寶寶理解喝水的重要。上學、外出時讓寶寶揹著水壺,車上隨時放一瓶水,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水,讓喝水成為一個好習慣,而你也會發現水的另一個好處:即使不小心打翻,也不會弄髒衣物。

  2、不必過於乾淨: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乾淨,寶寶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警告,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而美國醫學會也呼籲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

  3、教寶寶洗手:雖然太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寶寶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4、足夠的睡眠: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寶寶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如果你的寶寶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5、和寶寶討論身體自我治療的能力:讓寶寶瞭解身體具備的自愈力,當寶寶感冒或擦傷,一起留意他復原的速度,如此寶寶將學會相信自己的身體本能,不致過於依賴藥物。一項發表在2000年美國風溼病學年會的研究指出,慢性病童的父母如果經常和寶寶討論疾病,強調他們的虛弱,將會讓他們更焦慮不安。

  6、多和其它寶寶接觸:根據2000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13歲以下的寶寶如果幼小時即和較年長的手足,或托育機構裡的小朋友相處,日後罹患氣喘的機率減少一半。

  研究主持人懷特博士指出,透過接觸其它寶寶,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寶寶的免疫反應,增強他的免疫系統,降低對過敏原起反應而引發氣喘的機會。

  7、減糖:有些專家認為攝取糖分過高的飲食,會干擾白血球的免疫功能。

  8、補充必需脂肪酸EFAs***essential fatty acids***:EFAs能提供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對免疫細胞非常重要。人體無法自行合成EFAs,只能從天然食物包括海鮮、蔬果等攝取,如鮭魚、鯡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胡桃、杏仁等堅果;亞麻仁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內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亞麻仁油需避免高溫油炸,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9、減壓: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導寶寶放鬆的技巧,適當安排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寶寶的免疫力。

  10、多吃蔬果:現代寶寶容易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肺和消化道粘膜變薄,抗體減少,影響人體防禦功能。

  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能增加噬菌細胞的數量;強化天生殺手細胞活力;建立和維護粘膜、膠原組織,以幫助傷口痊癒。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強固,這也是為何幼兒園裡一個小朋友傷風,其它人可能跟著感冒。

  如何提高幼兒免疫力

  1、母乳餵養—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餵養的機會。

  2、撫觸—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在自然分娩中產道收縮,擠壓胎兒,是一種有益的身體接觸,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出生後,母親的身體接觸,會讓小嬰兒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對出生時體重較輕的早產兒尤其有益。撫觸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提高免疫力,並能增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減少哭鬧,改善睡眠。

  3、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為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禦傳染性疾病而採取的積極措施,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等。爸媽一定要按時為寶寶接種疫苗。

  4、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時間

  爸媽要有足夠耐心地對待孩子,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生活規律。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一下。週末多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玩一玩,對身體大有益處。

  5、均衡飲食—提升防禦功能

  孩子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鮮蔬菜水果品種儘可能多樣,少吃各種油炸、燻烤、過甜的食品。

  6、不要吃得過飽—避免脾胃負擔過重

  嬰幼兒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雖然發育旺盛,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但是,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若吃得過飽,會使胃腸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容易發生積食、腹痛,導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7、多喝白開水—保持黏膜溼潤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溼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上幼兒園、外出時讓孩子揹著水瓶,渴了隨時喝。注意要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8、不必過於乾淨—形成免疫記憶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乾淨,孩子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9、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雖然過分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吃飯前和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可以防止病從口入。

  10、及時補充鋅元素—提高身體免疫力

  鋅是人體內很多重要酶的構成成分,對生命活動有催化作用,促進孩子生長髮育與機體組織再生,並幫助孩子提高自身免疫力,並參與維生素A的代謝。

  增強幼兒免疫力的粥

  1、韭菜粥

  材料:韭菜、白米、豬肉少許。做法:先把白米粥煮熟,再將適量韭菜切碎投入,以及少許豬肉,稍煮片刻便可食用。功效:韭菜內含大量的維生素A、B、C和鈣、磷、鐵等物質。韭菜粥適合背寒氣虛、腰膝酸冷者食用。

  2、芍藥知母紅糖粥

  材料:芍藥、桂心、防風、知母、麻黃、白米、制附子、紅糖。做法:芍藥、桂心、防風各10克,知母、麻黃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白米150克,紅糖適量,水煮成粥。功效:芍藥知母紅糖粥具有祛風除溼、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四肢關節疼痛、腳腫、頭暈短氣等病症。

  3、八寶粥

  材料:白扁豆、蓮子、薏苡仁、芡實、山藥、桂圓、紅棗、百合和白米等。做法:將主要食材撿好洗淨,煮成半熟,再用文火熬,當粥稀稠適中,吃的時候再加糖即可食用。功效:八寶粥具有健脾養胃、消滯減肥、益氣安神的效果。另外,可作為肥胖及神經衰弱者食療之用,也可作為日常養生健美的食品,所以,一般體質都可以吃。

  4、枸杞蓮子大米粥

  材料:蓮子、枸杞、大米。做法:蓮子去蓮子心,加適量水煮取小半碗湯汁備用;另用鮮枸杞與大米適量,共煮粥,趁熱即可食用。功效:大米是經常食用的一種傳統主食,有胃氣、補脾虛、壯筋骨的功效,適合在冬天的時候食用。因此,冬季養生粥絕少不了它。

  5、羊肉粥

  材料:瘦羊肉、蘿蔔、白米。做法:選瘦羊肉洗淨,切成肉丁,與蘿蔔同燉,去除羊的羶味兒。然後取出蘿蔔,放白米熬粥。功效:羊肉性溫熱,屬於高蛋白、低膽固醇食品,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氣補虛、溫中暖下,還能益腎壯陽。適宜貧血、慢性胃炎及虛寒症患者食用。

  

寶寶吃什麼有營養
幼兒免疫力低下怎麼調理
相關知識
幼兒免疫力低怎麼辦
幼兒免疫力差怎麼辦
兒童免疫力低怎麼辦
老年人免疫力低怎麼辦_老年人要怎麼提高免疫力
幼兒免疫力低下怎麼調理
幼兒免疫力低吃什麼
免疫力低怎麼治療
孩子免疫力差怎麼辦
提高幼兒免疫力的方法有哪些
嬰兒抵抗力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