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孔灌注樁時怎樣防止斷樁??

混凝土凝固後不連續,中間被沖洗液等疏鬆體及泥土填充形成間斷樁。造成原因:由於導管底端距孔底過遠,混凝土被沖洗液稀釋,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樁體與基岩之間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受地下水活動的影響或導管密封不良,沖洗液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樁身中段出現混凝土不凝體;由於在澆注混凝土時,導管提升和起拔過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電、待料等原因造成夾渣,出現樁身中巖渣沉積成層,將混凝土樁上下分開的現象;澆注混凝土時,沒有從導管內灌入,而採用從孔口直接倒入的辦法灌注混凝土,產生混凝土離析造成凝固後不密實堅硬,個別孔段出現疏鬆、空洞的現象。

預防措施:防止導管進水,避免埋管、堵管,提高清孔質量檢測及質量控制;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應隨時控制混凝土面的標高和導管的埋深,提升導管要準確可靠,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格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應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動性,坍落度損失應滿足灌注要求。灌注砼應從導管內灌入,要求灌注過程連續、快速,準備灌注的砼要足量,避免埋下質量事故的隱患。

處理措施:加強對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試驗斷樁或夾泥在靠近樁的頂部時可以鑿除樁頭,清理乾淨後進行幹混凝土的澆注進行接樁;如果靠近樁下部時,可以採用壓漿排除法;斷樁如發生在較深的位置,可以用衝擊鑽衝碎斷樁並清除,然後重新灌注;在樁周圍施作加固樁。

原作者: 樁基檢測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