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種類及症狀?

胃病的種類及症狀

關注腸胃健康,胃病調養妙招多。俗話說得好“胃要三分治,七分養”,所以胃病的保養很重要,針對不同種類的胃病食療調理的方法也不同。

一、胃受寒

 表現:胃痛突然發作,畏寒喜暖,喜熱飲。多由胃部感受寒邪導致寒凝氣滯。

 忌:生冷,油膩,辛辣,煎炸之品。宜食細軟,清淡易消化之食。

 宜暖胃溫通:

1.每晚可用暖水袋敷胃,以暖胃散寒。

2.可用生薑5片,紅棗10顆,大米100克煮粥食用,每天一次,連服2周。

二、胃積食

表現:胃脘脹滿,甚則疼痛。噯氣有酸腐味,大便不爽等。多由過食肥甘厚味或暴飲暴食,使得胃內食食滯不通所致。

忌:土豆,芋頭等雍阻氣機的食物。多食蘿蔔金桔蘋果,山楂等有寬中理氣作用的食物,主食以面為主。

宜健胃通腑:

1.可將炒神曲15克,山楂6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三、胃脹氣

表現:胃脘脹滿,噯氣無酸腐味,喜長嘆氣,大便不暢,噯氣或放屁後稍感舒服,遇憂思惱怒後胃痛加重,多由氣鬱傷肝,肝失疏洩,橫逆犯胃所致。

忌:精神刺激。遇悲,氣,怒時不可進食。

宜通暢胃氣:

1.蘿蔔250克,姜5片,大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

2.佛手片6克,泡水代茶。

四、胃鬱熱

表現:胃脘灼熱,,煩躁易怒,口苦口乾,舌邊紅,舌苔黃等。多由肝氣鬱結,邪熱犯胃所致。

忌:食甜食,菸酒,辛辣刺激之品。多食綠豆,薏苡仁,豆腐萵筍,冬瓜等清熱瀉火之品。

宜清熱通胃:

桑葉10克,麥冬20克,梔子10克加水煮汁,再用100克粳米煮粥。粥煮成後倒入藥汁煮沸即可.

五、胃瘀血

表現:胃脘疼痛如針刺刀割,痛處固定,入夜尤甚。舌質紫暗或有紫斑等。多由氣機不暢氣滯日久久氣血淤滯或胃病日久,胃絡受阻不通所致。

宜通絡和胃:

1.常吃山楂,黑木耳,玫瑰花等健胃活血的食物。

2.丹蔘12克,砂仁12克,蒲黃5克(包煎),煎湯慮汁加入150克黑米煮粥溫服。每天一次,連服2周。

六、胃溼熱

表現:胃脘疼痛,脘悶灼熱,納呆噁心,身重肢倦,大便不暢,小便赤黃,舌紅苔黃。多由飲食過度,辛辣肥厚,飲酒過量。使得溼熱內蘊所致。

忌:海鮮等發物

宜清胃通腑:

1.常吃苦瓜,芹菜,小白菜,茄子,絲瓜,冬瓜等清熱除溼之品。

2.薏苡仁50克,粳米100克煮粥溫食。

七、胃陰虛

表現:胃痛隱隱,五心煩躁,消瘦乏力,口渴思飲。大便乾結,舌紅少津。

忌:辛辣煎炸,菸酒濃茶等刺激之物。

宜通潤腸胃:

1.多食潤燥生津之物,如:雪梨,蓮藕,甘蔗,波蘿,百合,銀耳,甲魚,花生,柿子,番茄,蜂蜜。

2.百合10克,銀耳10克,粳米100克煮粥溫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