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蒐集一份優勢考研資料?

考試就是考試,大錯特錯!任何一場考試背後都是資訊能力、考試能力、心理自控能力綜合較量,考研尤其符合。一份優質的考研資料應該具備哪些要素呢,怎樣獲取一份優質考研資料呢?大師兄為您解讀。

方法/步驟

明確報考目標。感謝有了網際網路,我們能夠獲得海量資訊,但沒有針對性的尋找資料和資訊,不僅浪費時間,更會使我們良莠不齊的資料海洋中迷失自我。我們不僅要做出考研決定,更要讓這個決定具體化,就是把報考院校和專業儘快確定下來。這樣,我們不是針對“考研”來查詢資料,而是針對“XX學校XX專業考研”尋找資料,這樣我們的搜尋範圍精準是多,也更有效率。

一般獲取方法。我們用一個組合來區別不同的資料搜尋方法:線下、線下,收費、免費,即線上免費、線上收費、線下收費、線下免費。

線上免費搜尋。搜尋途徑:搜尋引擎(如百度)、考研類BBS論壇、文件分享網路(豆丁、新浪愛問、百度文庫)、專業考試網站、入口網站考研頻道、招生院校研招網。適合於:公共課資料和考研經驗、部分專業課真題甚至是附答案的、參考書、考研筆記。缺點:不成體系、分散、花費時間較多、常常會出現衝突性內容,如某專業2012年真題,可能有好幾個版本,難以辨別。

線上付費搜尋。搜尋途徑除了以上的,增加了從事考研培訓的專業機構提供了。通過上述途徑搜到的資料本身就可是收費的,如百度文庫有付費部分、豆丁也有。正規考研培訓機構,一般來說編輯的專業課資料都相當系統完整,不過價格不菲也是事實。當然如果資料滿足我們將要提到的優質必備要素的話,也是物有所值的。但要注意,大量從事影印、盜版的網店也有大量考研資料在售,這就需要警惕了。甚至有考研機構,將往年的資料改下時間重新出售,或者招一個社會工作人員在網上收集整理,然後美其名曰權威收錄,這都需要甄別。

線下免費搜尋。如果自己的社交網路夠寬、社交能力突出的話,找到已經考上你的目標專業的師兄師姐,也是有可能獲得師兄師姐手上的寶貴的資料的。缺點是對社交能力和機會要求高,往往需要周折一番。

線下付費搜尋。幾乎每個學校都有跳蚤市場,畢業季時不少學生將自己的資料和書籍賣出去。但這需要打聽到已經考上目標專業的學長學姐們在哪個學校,如果不認識、也牽不線,那就直接找他們適當談個價把資料買過來,順便還能向他們取經。缺點是找人較難,時限性要求高。

提前註冊論壇和文庫。許多網路來源的資料,也許並不直接收費,但極有可能需要虛擬的點值支付,如積分、X元之類的。因此常用的網站需要提前註冊,去完成相應的任務,獲得積分,這樣就能無障礙地下載自己所需要東西了。

優質考研資料必備要素

時效性。對於本年度考研的學生來講,剛剛過去這一年度的形成的資料最好的。例如真題,對於大多數專業來講,考了幾二十多年,但早期的出題內容來源、試題型別、答題方式可能發生了鉅變,只有最近五、六年的才是必須的。而筆記也是這樣,好幾年前的筆記肯定不如近兩年的筆記。課件更是如此,可能隨著課本的版次已經變了好幾次,網路上流行的老版本價值就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具有時效性,新近的資料是最好的。

系統性。這主要針對已編撰成冊的資料,既然已經成冊,就應該克服分散化和碎片化。對於考研學生來講,參考書目和必讀書目、新近筆記、截止到上一年度的不低於五年的真題(並有適當的 點評和答法指導)、筆記、相關老師的課件或講義、必要的內部資訊(報錄比分析、各科命題人及命題傾向分析)。試想有了這些,我們是不是能夠讓自己的複習少走彎路、更有效率呢?

內行性。這是一般人在選擇資料上最擔心的,一是害怕有的機構或店主,去翻印人家的東西,結果看不清或內容不齊全,二是害怕是隨便在網上收集的。說到底,還是怕外行人幹內行事,好資料必須要有一個好編輯,這個編輯必須是已經考上的大牛師兄師姐,否則,內容再完整,也缺乏針對性和深度。

核心性。這是和系統性密切相關的。最重要的資訊必須具備,我們不管通過哪種途徑資料,多了無益,少而精是最好的。 這精要的要包括哪些呢?近五年真題不可少、答題方法不可少、參考書目不能少、命題人資訊不能少。如果缺了這些,而我們卻在閉門造車,自以為朝六晚十的複習,天道酬勤,就自然會有豐收嗎?殊不知,很可能, 我們已經走上一條不歸路。

注意事項

如果是通過免費途徑搜尋的資料,一定要注意時效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當不能確認內容的準確性時,一是可以多個同質內容比較,二是找到學長學姐確認一下。

如果是通過付費途徑購買的資料,一定要注意編輯人的真實性、編輯目錄所涉內容的完整性和的價格的合理性。現在單一主題的考研資料,價格應該在100-200之間(如真題);完整內容的資料,價格應該在300-600之間。價格太便宜也需謹慎。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