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難發現最近幾年我們所吃到的水果蔬菜,如西紅柿或蘋果好像都沒有我們小時候好吃了,沒有以前那個味兒了,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具體的原因。
方法/步驟
首先,商業要求的原因,目前國際上蔬菜種子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適應商業化的需求,育種家們把育種目標定位了,高產,耐儲運,抗逆性強,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抗逆性強”的意思是什麼,他們的意思就是這個果實不管是蟲子還是細菌、真菌、病毒都不願意或者不能吃。請問,這樣的東西,人類會覺得好吃麼?
其次,為了加強蔬菜的儲藏時間,育種家們會優先選擇耐儲運性好的品種,這樣的品種要不就是由厚厚的果皮,要不就是有堅實的果肉,這樣不管怎樣磕磕絆絆,不管放多長時間,果實依然不會壞掉,商家自然喜歡。但是作為消費者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吃的西紅柿變得和土豆一樣堅硬,你能下嚥麼?
第三,商家為了讓蔬菜保持較好的一致性,可以同一時間上市,需要藉助激素的作用。例如,我們小時候吃到的西紅柿是等待果實自然成熟轉色變紅後採摘的,而現在的西紅柿,為了運輸方便,轉色一致,會未等果實變紅就提前摘下來,放入冷庫儲藏,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直接噴灑乙烯等激素,一夜之間所有的西紅柿都將變紅。這樣的蔬菜您覺得會好吃麼?
第四,高的產量,意味著等量的營養分配到了更多的無機物中,這樣蔬菜的甜度或是其他影響口味的元素都被稀釋了,所以不好吃了。
第五,太多的農藥。目前,我們的蔬菜為了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從播種到生長成熟,都伴隨著大量農藥的使用,這樣培育出了的蔬菜水果不是自然界本生出來的,所以口味也會受到影響。
第六,育種家在培育新品種時,為了蔬菜水果的一些賣相,往往會忽略口味的重要性。這樣選擇出來的蔬菜水果自然而然口味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