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港澳旅遊求學保單如何買??

隨著赴港旅遊、求學的市民迅速增多,買一張“香港保單”也列入了很多市民的選擇範圍。那麼,目前哪些市民可以買到合法的“香港保單”?投保需要有哪些流程?“香港保單”是不是像外界盛傳的那樣“高回報高保障”?購買這些保單又可能帶來哪些不便?本期保險版就試圖給您初步的答案。

方法/步驟

在內地簽下的香港保險屬於“地下保單”,香港保險公司代理人在內地銷售保險是違法行為,這類保單不受法律保護,日後的理賠與投訴都會碰到問題。

那麼如果內地居民在香港旅遊、求學時投保,這一保單是否合法呢?事實上,沒有明確法律規定內地居民不得在香港境內購買保險。另外,在香港長期讀書或者工作的內地居民,大多數都會有“香港居民身份證”(有別於“永久公民”),購買香港的保險也很普遍。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佈的資料,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保險市場的收入中,內地訪客創造的保單保費達到了8.35億港元,佔5.2%。

​記者解釋說,如果消費者身在內地,那麼他們不能推銷香港保險給消費者,但是當內地居民去到香港他們就可以給展示所有保險條款。但匯豐的香港保險只能出售給香港居民,也就是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者,光持有港澳通行證的內地遊客不能購買。

  所以,市民如果想要購買“香港保單”,首先應該瞭解清楚該公司的保單是否完全合規。下面試以一個具體案例為您做介紹。

  例項:小徐買保險以在香港求學的小徐同學為例。小徐家在上海,考上了香港某大學,於是想在香港買份保險。拿著學校開出的在讀證明,小徐在入境事務處辦了“香港居民身份證”,並在香港匯豐銀行開了賬戶。

​小徐選中了一份匯豐定期人壽保險。為了做到萬無一失,小徐了特地上網查詢了“香港保險業聯會”網站,輸入代理人的姓名,直接得到代理人的相關資訊,包括委任的保險公司名稱、代理牌照登記和作廢時間和業務範圍等。

  他與銷售人員簽下了保險合同,首期保費繳付。隨後,每年自小徐的匯豐賬戶中扣除相應年費,每年保險的分紅也自動存入他的賬戶之中。每月的銀行結算單中,都可以看到“人壽保險”這一欄的資料。

但內地的壽險預定利率被定為2.5%,雖然近來不少報道認為監管部門有意向將現行的上限放寬,但至今也未有正式檔案出臺。不過,如果今後保監會能夠將壽險預定利率開放,實行市場化,那麼內地壽險保單一定會受寵倍增。  

​雖然香港保單一直因其高回報而成為寵兒,但購買了香港的保險拿到的是港元,也就要承擔匯率風險。因為港元與美元是聯絡匯率制度,而如今美元兌人民幣不斷貶值的大趨勢下,港元相對人民幣也在悄然貶值。兩年前港幣還比人民幣值錢,如今1元港元已經貶值到0.966元人民幣左右。

​所以,香港保單———特別是一些儲蓄型壽險產品,受匯率風險影響較大。比如一些10年人壽目標儲全保產品,10年到期後投保人可以拿到保費110%的滿期金,另外還有每年分紅,但是10年內如果人民幣持續對美元升值,則期滿時拿到的港元換回人民幣還不一定能還本。

​另外,央行不斷調整內地的銀行儲蓄利息,還減少了利息稅,也間接使得香港保險的投資優勢減弱。目前5年期利率已達5.22%,所以如果存10年定期(第5年轉存)的話,稅前回報率已經超過10.71%,8月15日之後利息稅由20%降至5%,稅後回報率超過10.17%,所以已經超過了儲蓄型壽險10%的回報。

​​何況這樣的計算是在央行不再加息情況下的保守演算法,單是今年到現在的8個月,央行就已經3次加息,更有不少經濟學家預測隨著CPI不斷高漲,第4次加息箭在弦上。內地銀行加息,內地的保險市場也必將有所反應,也就縮小了與香港保險的回報率之差。

如何買港澳旅遊險

短期旅遊險價格較貴但保障內容更多

  更多保險公司把港澳遊涵蓋在短期旅遊險當中,適合多次港澳行或其他旅行,由於保期延長、保費也相應提高,有的還提供誤工補償。如太平遊境外意外傷害保險,除意外事故引起的醫療、身故或殘疾外,還賠償誤工費及看護費,不過這些費用都包括在意外醫療保險金裡面。每份保單400元人民幣(境內、出境旅遊),最長不超過30天。該產品按保額及保期不同計算保費,保期3天、意外身故金10萬元的,保費18元。

保險卡可在網上自助購買

  此外,還有不少保險公司銷售“保險卡”,一次購買保期一個月或1年。如“太平e祥卡”組合套餐中的假日逍遙卡,含公共交通意外險(保額20萬元)、意外險(保額20萬元)、附加意外醫療保險(保額6000元)及意外收入保障〔20元/天)等。每張卡100元,保期一年。這類產品還可在網上自助購買,電子保單啟用即生效。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