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雕保養四大步驟?

一般來說,骨雕是用牛骨、駱駝骨、象牙(現已被禁止)等動物骨骼雕刻而成,其所選取的原料大多是有機物,又是做工比較精巧的雕刻製品,有些品種如花卉在做工上還追求玲瓏剔透,更是嬌氣,怕摔、怕擠壓、怕磕碰、怕火燒、怕水浸,在乾燥的氣候條件下怕風吹,也易氧化。在李方元看來,骨雕藏品日常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防塵、防晒、防水、防蛀等功課不可缺少。

其一,骨雕用料多是由磷酸鈣和有機體組成的動物骨骼,溫度不穩定容易發生熱脹冷縮效應,易引起變形、龜裂、掉片。尤其是在冬天,氣溫懸殊不定、氣候乾燥,骨雕儲存尤為重要,若條件允許,可將溫度調節在15—25°C。骨雕在光的作用下易發生化學變化,變色、變脆,尤其是紫外線破壞性最大,會使骨雕分解損壞,紅外線、可見光會引起溫度急劇升高。所以,骨雕應避光收藏。

其二,骨雕對溼度的變化也非常敏感。骨雕不僅自身含有一定水份,還具有吸水的特性,它會隨環境的變化而吸收或釋放水分,體積也會隨之膨脹或收縮,這會導致器物因過度漲縮而龜裂或變形。所以存放骨雕的環境,其溼度應保持在55%—60%之間。對於一些大型的擺件,可以借鑑博物館的方法用個玻璃罩子罩住,然後在密閉的罩子裡放杯水以保持其溼度環境。此外還要注意,骨雕藏品不可以放在通風的地方。

其三,骨雕平時應該注意防蛀,可以在軟囊盒中放少許防蛀藥。如果其表面沾上灰塵可用毛刷輕輕刷除。骨雕保養不當會出現黴斑,這時應及時清除。較專業的處理方法是,先用檸檬酸和草酸稀溶液(蒸餾水)清洗,然後再用稀氨水中和殘留的稀酸,最後用蒸餾水沖洗乾淨,用潔淨的乾布輕輕的擦乾,置於陰涼處慢慢乾燥。

其四,有龜裂的骨雕不能水洗,可用含1%的肥皂的白酒精或三氯乙烷溶液塗在表面乾洗,待溶液揮發後用溶劑擦除附著在表面的微量肥皂並重新打蠟拋光。如果沒有化學清洗條件,還有幾種比較簡單的處理方法:若沾上油漬或頑固性汙垢,則需要用溫肥皂水輕輕刷洗但絕不可浸泡;也可以用牙刷沾著牙膏清潔,但是時間不能過久,洗後應及時擦乾,以防器物翹起或張開。不要讓骨雕粘到像洗滌靈一類的帶有刺激性的液體,那樣骨雕表面的光澤會變暗,顏色會發烏。一般來說,老骨雕用不著水洗,重新打一遍石蠟,最後用細白棉布擦拭多餘的石蠟即可。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