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是求職者給招聘單位發的一份簡要介紹。包含自己的基本資訊: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政治面貌、學歷、聯絡方式,以及自我評價、工作經歷、學習經歷、榮譽與成績等。但往往好多同學,為了表現自己,將簡歷寫得很長,而且水份很多。這讓很多HR不喜歡。
現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擠出簡歷水份的幾點經驗:
方法/步驟
要簡練
阿寶的朋友某電信人事部的陸先生表示簡歷“越簡單越好”。因為現在大多數企業都會通過網申、宣講會等形式進行第一輪篩選,企業花在簡歷上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們表示:太厚的簡歷只能讓人感到頭疼,HR花在每份簡歷上的時間其實都不夠1分鐘,在有限的版面恰如其分地表現自己才最見功力——A4紙兩頁之內最好,其餘優點可以寫在“求職信”裡。讓面試官想看再看,先看重點。
要有變
任何時候只要你試圖炮製一份萬能簡歷,投遞給所有的僱主,你的簡歷將會遭遇到的大部分結果將是,被招聘經理扔進廢紙筐。每一個老闆都希望你專門為他們準備一份簡歷。他們期望你明確無誤地展現:為什麼你適合他們招聘的職位,以及你將如何去適應這個職位,在他們的這個特殊的團體裡。
要發展
發展指的是自己對未來的發展規劃,一旦公司接納你任職,你將會有什麼樣的工作計劃。
阿寶的朋友也是這本書的掌櫃的@暈乎兒蝸牛妹 曾經負責為她所在的出版社招聘策劃編輯,問對方如果你來做我們的圖書策劃編輯,你個人覺得自己擅長哪個領域的圖書策劃?求職者說:“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領域,但我的學習能力很強,先學習學習再說可以嗎?”
對不起,不可以,因為不是所有職位都能讓你學習學習,4年大學幹嘛了?多少給個方向,哪怕沒有特長純粹是你感興趣的方向。也證明了你對這份工作的在意不是?別忘了你後面還排著一個連的已經做好準備的競爭者呢。
有目標
要有一個很明確的求職目標,精確到崗位。
有內容
只寫跟自己申請崗位相關的資訊(個人能力、實習和兼職經歷、計算機能力、獲獎經歷、實踐活動等)。
無空話
簡歷最怕出現空話和套話,你一份很棒的簡歷,沒準就倒在那幾句“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個英才”、“選擇我,你不會失望”、“相信我,我能行”。為啥我一定要相信你,你應該把這些話轉換成沉甸甸的內容放在簡歷裡,而不是高喊口號。
無錯字
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簡歷上犯這種錯誤很容易,但挽回損失卻很難,特別是在簡歷被招聘經理看到以後。你簡歷的文字需要完全合乎文法,避免出現任何可能引起歧義的地方。如果不是這樣,招聘經理很可能會誤解,給你出歧義的地方劃條槓槓,或者乾脆丟在一邊,給你蓋棺定論:做事不夠認真,你連簡單的簡歷都寫不好,那還能幹什麼?
更有甚者,寫錯了自己的聯絡方式。
注意事項
阿寶的好朋友,光線傳媒的人力資源總監@光線老王曾經跟阿寶說過這樣一個情況。他們從簡歷中挑出了30個條件非常好的候選人,但是卻聯絡不上其中的6個人。原因竟然是,簡歷通篇竟然沒有聯絡電話!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得到一點教訓:哪怕只剩最後一秒鐘,也要檢查你的聯絡方式兩遍。否則,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