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橙怎麼保鮮?

臍橙貯藏保鮮做的好,需要從下面五個部分把控。需要嚴把採果關,按標準分級並及時進行藥劑處理,果實、發汗、預貯和單果套袋,自然通風貯藏庫建造及貯藏期間管理

方法/步驟

一、嚴把採果關

1、採果時期的確定:臍橙採收時期的遲早,對產品的質量、品質、樹勢及翌年的產量均有影響。應根據不同品種、不同果園、不同年份、不同用途來確定採果時間。過早採收,則著色不良,內含物質未達到最適合的程度,影響品質,過遲採收,成熟的果實容易脫落,貯運中易發生青、綠黴病、水腫病、耐貯性差。貯藏保鮮果可適當提前採收,即果皮著色四分之三、8~9成成熟、果實堅硬而未變軟時採收。

2、採果前的準備:採果前必須準備好生產工具,如手套、果剪、採果袋、裝果筐、採果梯及運輸工具等,果筐內要有襯墊預防傷果。同時,正確估計當年產量、清理倉庫、制訂採果計劃,合理安排採果工,並對採果工進行必要的採果技術培訓,採果人員必須剪平指甲,嚴禁飲酒。

3、採果技術:採果應選擇晴天、果面無水珠時採摘,杜絕雨天、露水、霧水未乾時採果,並遵循先下後上,先外後內的原則,採果時不能將果實強拉硬扯,應手託果身向上剪;做到一果兩剪,剪平果蒂,不能傷果皮和果蒂;放果時必須輕拿、輕放、輕裝、輕卸,不能亂丟亂倒,同時隨時將病果、蟲果、碰傷果及等外果剔除;裝筐不能太滿,轉筐不能倒果;採後果實不能露天堆放過夜。還可以根據果實成熟度分期分批採收

二、按標準分級並及時進行藥劑處理

1、嚴格按照果實分級標準進行果品分級:根據市場的營銷需要,嚴格按果實品種、大小、色澤、形狀、鮮度、果實病蟲及傷損程度等標準把果實分成不同等級,使各級別規格一致。

2、及時進行藥劑處理:採摘後的臍橙果實必須在24小時之內用保鮮藥水浸泡1-2分鐘,起殺菌、防腐、保鮮之功效。藥劑配方可選擇:其一:百可得5g+撲黴靈5ml+2.4-D1-2g,兌水5-7.5kg浸果1-2分鐘。其二:百可得5g +萬利得5ml +2.4-D1-2g,兌水5-7.5kg浸果1-2分鐘。其三是45%施保克水乳劑50ml+50%維鮮(抑黴唑)乳油25ml +2,4-D10克,兌水50公斤。

3、藥劑配製:防腐保鮮劑可選用:(1)鮮綠保600~1000倍液;(2)戴挫黴(抑黴唑)1000~1500倍液;(3)百可得500~1000倍液;(4)咪鮮安(撲黴靈)500~1000倍液;(5)綠色南方專用保鮮劑500倍液。以上藥劑另加2.4-D 250ppm配製成防腐保鮮藥液.

4、果實處理:果實採收後24小時內將果實在防腐保鮮藥水中浸泡1分鐘,晾乾

三、果實、發汗、預貯和單果套袋

臍橙果實經過藥劑處理後,應放在陰涼通風的場所進行為其為5-7天的發汗,從而減弱和抑制果實的呼吸強度,減少果肉水分和果汁成分的損耗,增強果皮的抗病能力,減少腐爛。具體做法是:將透氣的果筐按風向堆放整齊,留出通風道,使果實吹風、發汗均勻,同時注意避免潮溼陰雨天氣通風;在高溫天氣應減少白天通風,增加夜間通風時間;在乾燥天氣應控制通風和通風時間。具體的發汗程度以果面無水珠且果皮稍變軟為宜,發汗後的果實馬上用0.01mm聚乙烯薄膜袋或白色果紙進行單果包裝,套袋後用透氣的果筐裝好進入貯藏庫貯藏,以減少果實失重、失水、果皮乾枯和青、綠黴病傳染。乙烯薄膜袋或包果紙應細緻柔軟無汙染

四、簡易貯藏方法

臍橙貯藏保鮮的條件是6~8℃的適宜溫度,85%~90%的相對溼度,要求庫內能保持清新的空氣。臍橙對貯藏環境條件的基本要求,在簡易貯藏條件下,有些是難於辦到的,但臍橙對貯藏環境條件的要求也是有彈性的,就地貯藏,就地防腐處理,採收精細及時,在很大程度上簡易貯藏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一)、貯藏場所的選擇。

1、普通庫貯藏:大部分是利用民房、舊倉庫或其他閒置場所貯藏臍橙。普通倉庫或民房應選擇坐北朝南、易通風換氣無太陽西晒、無陽光直射、有門窗的做庫房。庫房使用前要打掃乾淨,並用硫磺粉燻蒸或噴40%福爾馬林消毒,閉門閉窗48小時,開門窗通風3~5天后果實入庫貯藏。多采用裝筐、裝箱或堆垛貯藏。

(1)用箱(筐)裝果,要按品字形碼成堆,高度應離屋頂有1米。每堆間應有1.5米的通道;

(2)地面堆藏:地面堆藏切忌隨地亂倒和每堆過大。每堆不要超過0.5噸,果實按品字形整齊碼成堆,最高不超過7層。堆貯有以下方法:

a、松針堆藏:將新鮮松針晒至半乾,在地面先墊一層,再碼放果實,這樣一層松針一層果堆起來,每堆果0.5噸,高不超過7層。這種方法有利於果實正常呼吸,以保持品質。

b、河沙堆藏:將河沙洗淨並用防腐藥劑消毒,晒乾後與松針堆藏法一樣,一層沙一層果碼堆起來,效果同松針一樣,只是果實出庫時沙粒要費工除去。

c、室內磚池貯藏:在乾燥的室內砌池或用木板圍成長、寬分別為100、80釐米。用時先消毒,然後在底部墊晒乾和消毒過的稻草,再在裡面碼堆果實,要按寶塔形向上碼堆,周圍要留有足夠的空間。平時可覆蓋塑料薄膜或草簾,不必蓋嚴。

2、塑料薄膜帳篷貯藏:在通風、乾燥的地方用無臭的有色塑料做成長方形的帳篷,裡面堆放果實,果實裝箱或裸堆。地面要墊乾燥、消毒過的稻草或松針、河沙,每堆果0.5噸。

(二).貯藏期管理:

1、普通庫貯藏:果實入庫初期,庫內溫度高,溼度大,應整天開啟門窗通風換氣,降溫降溼,氣溫低的天氣,白天開窗增溫,晚上關窗保溫。為減少果實水分蒸發,貯藏中後期,果箱內蓋一層塑料薄膜,當果皮上或薄膜上出現水珠時揭膜幹後再蓋。果實入庫後要每隔10~15天檢查一次,挑出傷果、爛果、病果。立春後,5~10天選果一次。

2 、塑料薄膜帳篷貯藏:主要就是經常檢視,當帳壁上凝集水珠時應開啟帳篷通風透氣,避免臍橙變質和腐爛。每10~15天檢查選果一次,挑出傷果、爛果、病果。

五、自然通風貯藏庫建造及貯藏期間管理

自然通風貯藏庫的原理是在良好的隔熱條件下,利用庫頂、庫底溫度的差異和晝夜溫度的變化,通過開關通風窗,用自然換氣的方式,調節庫內的溫、溼度,使其保持比較穩定的貯藏環境。

1、庫房的建造:自然通風貯藏庫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高燥、地下水位低的四周開曠、沒有空氣汙染的場所、庫房座北朝南為好。如在山坡建庫、應選北坡,東、南、西正面有樹木遮陰。

2、庫房設計和隔熱材料選擇:就地選擇當地易得的而又具良好隔熱效能的材料,有利減少建庫投資和庫內溫度波動,如用石塊、土磚砌牆、用土築牆;火磚砌牆必須是雙層,中間填20釐米的鋸屑、穀糠、煤渣等隔熱材料。一般庫房高3.5米-4米,寬7-10米,長30-40米。從北面每隔2米挖一條40釐米深、寬的進風槽,一直貫穿庫內離南牆1米處。其地槽上蓋有通風柵欄水泥板。庫頂設在天花板,其上鋪隔熱材料,每隔3-4米開一個高出庫頂60釐米的排氣窗,每個視窗都宜裝雙層窗,以加強隔熱,中間還應安置一層粗鐵絲網以防鼠、鳥入庫危害。

3、貯藏方法:果箱貯藏,利用能通風的竹簍、木箱或塑料箱,把果實的果蒂向上裝入果箱,呈品字形或井字形堆碼,堆碼高8-10箱(30-50市斤裝箱),堆碼時,箱與箱之間留10釐米的空隙,堆底用木架墊起,離地面10-15釐米以便堆內空氣流通,溫度均勻,堆與堆之間要留0.8-1米的走道,以便通風和檢查果品貯藏情況。

4、貯藏管理:由於通風庫是借自然通風來調節庫內的溫、溼度,通常都沒有控制溫、溼度的專門裝置,其庫溫仍是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開春以後,外界氣溫回升、庫溫也隨之升高,因此,儘可能地保持低而穩定的庫溫,是自然通風庫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通常通風庫的管理分為三個階段。

①入庫初期(果實入庫2-3周內)即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由於新鮮果實含水份高,並帶入大量田間熱量,在預貯不充分情況下入庫,庫內處於高溫高溼。因此,必須日夜開啟通風窗通風,降溫降溼。大晴天中午、氣溫高時,宜日關夜開,匯入夜間冷空氣降溫。

②貯藏中期(頭年12月至次年2月):這段時期溫度逐漸降低,庫溫波動不大,應根據庫內外溫、溼度的變化情況和果實的表現進行適量的通風換氣。如庫內溼度大、腐果較多,可適當加強通風換氣。反之若溼度偏低,果實表現萎蔫,則應減少通風。

③貯藏後期(3月至5月):此時外界溫度逐漸回升,並時有寒潮襲擊,氣溫時冷時熱,變化大,庫溫也隨之變化,加上果實開始衰老,腐果增加,管理上除檢腐果外,白天應密閉所有的通風窗隔熱,而夜晚(尤其是清晨)應敞開全部通風窗降溫。

4、在庫房地面鋪設紅沙,在房頂安裝了泉水噴施裝置,庫內設定了水渠,在氣溫升高時引山泉水到庫房房頂進行噴施,並將庫內水渠注滿水以進行溫度和溼度的調控,使庫內溫度控制在5-8攝氏度,溼度保持在85%-90%

果實, 藥劑, 臍橙, 採果, 貯藏庫,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