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個買房年”,這樣的判斷如今看來,正是對剛需一族來說的。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裡,藉著開發商的“以價換量”,無論是從成交量還是成交面積段來看,剛需產品、剛需戶型都贏得了最大的市場份額。
不過,即使今年是個買房的好機會,但對於準備買房的剛需一族來說,如何挑選一套中意的好房子,這些原則卻仍然需要注意,比如價格要適中、配套要完善等。
那麼,剛需一族究竟應該怎樣才能挑到一套好房子呢?業內人士建議,不妨注意以下十個方面。
方法/步驟
不要總盼著房價降到底
8月份,在一家媒體工作的楊先生終於買房了,因為年近30歲的他時刻面臨著結婚的問題。篤信“中國樓市會崩盤”的他,從2007年畢業開始,錯過了一個又一個買房時機。盼著樓市崩盤而房價大降的他,不僅沒趕上均價3000元/平方米的好時代,甚至也錯過了5000元/平方米的2009年,只能在2012年的7000元/平方米時買了房子。
這對剛需一族來說,可能很殘忍,但是很現實。在當下市撤境裡,能夠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土地,另一個是貨幣。
目前,由於受到“耕地紅線”的限制,土地沒有放開供應,導致供需結構失衡,房價不斷畸形上漲;另一方面,貨幣超發則越來越嚴重,目前貨幣總量已經超過90萬億元,這更是以通貨膨脹的方式拉昇了房價。那麼,目前遏制房價上漲的政策因素一旦消除,房價更是要報復性上漲,如果盼著房價降到底再買房,你還等得及嗎?
準備工作要做好
對於剛需一族來說,購房的首要任務是尋找合適的房源,並具備一定的購房常識。
所以,有必要及時瞭解房地產市場政策、法律法規、土地管理、開發商資訊、產品和交易資訊等,才能靈活應對多變的房地產市常一般可以先著重挑幾家自己比較滿意的樓盤,再詳細瞭解企業品牌、樓盤資料、物業管理等詳細資訊。
另外,通過房地產中介公司尋找房源,省時省力但不省錢。中介公司能很快按照客戶需求找到合適的房源,並且免費帶客戶看房,缺點就是高額的中介費會對準備結婚的年輕人造成經濟上不必要的負擔。
經濟適用量力而行
一般來講,剛需群體多為年輕人,大部分人收入並不高,積蓄也相對較少,往往需要父母支援並且貸款才能買房。
所以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買房的首付款外,婚房需求群體還需要支付接下來的裝修、結婚費用等。因此在購房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做好預算,切忌盲目選擇。建議年輕人在選擇按揭貸款時,每月月供額度最好不要超過家庭月收入的30%,否則將會影響生活質量。
價效比高是王道
對於剛需一族來說,儘管資金不足,但對於房子的要求還是很高的,畢竟要“一分價錢一分貨”嘛!比如說,對於戶型的要求非常苛刻,既要時尚新穎,又要有足夠的私密空間,所以新型複式結構和兩居室結構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不論是從經濟角度看還是從使用方面來說,不勉強、不浪費是最好的選擇。另外,很多人考慮到以後子女的需求,首次購婚房往往喜歡買面積大、房間多的戶型,雖然看似目光長遠,但是入左往往會造成空間的浪費,同時存在貸款壓力過大等負面影響。
一般而言,兩居室相對比較實用,而且不會浪費空間,即使未來有了小寶寶,也能滿足使用需求。總而言之,對於經濟能力有限的新婚族來說,價效比高才是王道。
先定地段再選型
選擇購買一室還是兩室,這就要在使用功能和購房成本上作比較。
買一房雖然便宜,但有了孩子以後很不方便,早晚要換房;而要想買便宜一點的兩室,就要犧牲一定的便利性往城市周邊選擇。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地段首先關係到實際居住的便利度,而對新婚夫婦來說,還關係到以後孩子的入學問題,其次關係到房屋的抗跌性。所以說,在自身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在選定置業區域後,再根據手頭資金去找合適的房源,看看自己能買多大的房子。
針對剛需一族的需求特點,置業專家提醒:在選擇效型的時候,最好挑大、效型都有的社群,儘量不要選擇全部都是效型的社群。這是因為當整個社群都設計成效型時,容易造成人均佔有社群資源的不合理性:上下班的時候電梯超載、供水供電過於集中等。
相比其他的戶型,80平方米左右的“小兩居”顯得更為“黃金”。因為這種戶型不大也不小,而且品質上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感官享受和居住需求。即使是自住型購買者,在若干年後搬離效型,他們購買的效型還能作為投資產品。此外,建議在購買效型時一定要注意戶型最好是明廚明衛,且房間內的透氣性一定要好,實用性要高。
配套完善很重要
很多剛剛結婚的新人資金有限,買房、買車不能同步實現。如果離工作地點太遠,交通上可能會造成一些不便。建議可適當兼顧雙方上班時間成本、交通費用成本,同時考慮就近照顧父母。這樣看來,那些距離新人單位、父母都比較近的位置是首選;而公交便捷或是有軌道交通的地點可作為考慮的重點。
在各檔次的商業設施配套中,那些與生活直接相關的如菜市嘗小餐館等,才是新人需要首先關注的。購買時應考慮到入左買東西有市場,看病有醫院,孩子有託兒所、幼兒園,郵局、銀行等基礎生活配套也不可或缺。同時滿足兩代或三代人居住的婚房,應提前考慮未來孩子的就學及老人的就醫問題,以就近、便利原則為主。至於其他配套,則不必好高騖遠。
注意區別得房率與使用率
一般來說,買房的時候,我們會問一個數據,那就是得房率,因為這關係到以後房子的實用性,以及裝修時候的施展空間。
得房率是從開發商角度計算的,指套內建築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而使用率實際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來適當計量,有些戶室設計存在“黑洞”,但在得房率計算時依然計入了。我們計算使用率主要就是用能夠利用的空間來與購買面積相比,甚至可以對框架進行必要更新後再來考慮是否買入。
另外,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戶型圖,如果有樣板間的話儘量看一下樣板間,只有如此,你才能發現,房間裡放了大床之後還能不能放衣櫃,而不是在裝修的時候頭疼。
婚房注意打提前量
在剛需一族中,有很大一群是到了年齡的婚房群體,對於這些人來講,結婚買房還要兼顧使用,所以一定得注意打提前量,以交房時間做打算,而不是買房時間。
一般來說,交房時間是很容易讓購房者忽略的一個問題。通常情況下,在購買期房時,售樓員會告知購房者一個大概的交房時間,但由於工程進度會受到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延期交房的事件時有發生。
所以,如果您選擇購買期房作為婚房的話,那麼一定要做好延期收房的準備,以免遭遇類似情況時措手不及。另外,在購房時還應該計算好裝修時間。建議婚房置業者當選擇期房做婚房時,一定要打好提前量,最好能把婚期安排在預計交房時間的9個月之後,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
不一定非要選新房
買新房固然是最好,可市區的合適房源並不多,要麼房價太高,要麼戶型不合適,而且都是期房不能馬上入祝二手房便宜一點,可是存在老舊的問題,還有產權的過戶比較麻煩,找中介比較擔心。
僅從樓體的嶄新外觀上看,新建房新穎的設計、合理的佈局、低密度、私密的居追境顯然更能滿足年輕人的審美和居住需求。二手房目前的房源供應仍集中於老居住區,樓體和戶型都略顯老舊。作為年輕置業者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新建商品房近年來逐漸向市區周邊分佈,社群生活配套便成為一大考驗,許多樓盤社群的生活配套甚至可以說有名無實,這與發展完善的二手房社群相距甚遠。
交易成本比較
購買新房花費的稅費一般都要佔4%~5%,而二手房至少要5%,但實際上,二手房的總房款一般都低於新房,雖然稅費所佔比例較大,但實際的基數比較低,所以費用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