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茶生產關鍵技術?

有機茶是一種按照有機農業的方法進行生產加工的茶葉。在其生產過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食品新增劑等物質生產,並符合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LFOAM)標準,經有機(天然)食品頒證組織發給證書。有機茶葉是一種無汙染、純天然的茶葉。有機茶也是我國第一個頒證出口的有機食品。近年來,我國共有20多個茶葉生產單位獲得有機茶頒證,建立有機茶基地近6000多畝,有機茶年生產量已達500餘噸(綠茶為主,部分紅茶、烏龍茶等)。

有機茶生產關鍵技術

工具/原料

無特殊的工具和原料

步驟/方法

嚴格建園選園
  
  茶地的大氣環境質量應符合gb3095-1996中規定的一級標準的要求;地的灌溉水質量應符合gb5084-1992中規定的旱作農田灌溉水質要求;茶地的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1995中規定的幾類土壤環境質量, 主要汙染物的含量限值(mg/kg)為:鎘(cd)≤0.20、汞(hg)≤0.15、砷(as)≤15、銅(cu)≤50、鉛(pb)≤35、鉻(cr)≤90。茶園土壤要深厚,有效土層超過80cm,養分含量豐富而且平衡,在0-45cm土層的有機質含量不得少於15g/kg,有效氮含量不得少於120mg/kg,有效鉀含量不得少於100mg/kg,有效磷含量不得少於20mg/kg,選擇適制性和抗病蟲性強的品種,禁用基因改良工程生產的種子和種苗。

茶園配套管理
  
  積極保護和利用天敵,採用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改善茶園生態環境。杜絕使用化學農藥,使用植物源和礦物源農藥防治病蟲害。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生物活性和提高土壤肥力。通過改善土壤的水、肥、氣、熱條件,促進茶樹生長。茶園施肥必須有機茶生產允許使用的肥料,主要有農家肥料、商品有機肥、腐殖酸類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機複合肥、無機(礦質)肥料等。

嚴防加工環節汙染
  
  嚴格執行有機茶產品加工、包裝技術規程和國家食品衛生法和食品加工標準;加工裝置和場地保持整潔衛生,經常清潔或消毒,所有的消毒劑必須是無汙染的天然物品。整個加工過程嚴防有害物質和有害生物經加工環節混入茶產品。

加強儲運管理
  
  嚴格按照國家食品衛生法的要求選擇有機茶產品的標籤和包裝材料,所有的包裝材料必須無汙染;包裝材料必須是食品級的包裝材料;茶產品的包裝材料應具有保鮮效能。嚴格按有機茶產品要求的條件進行儲運,嚴防黴變和有害生物、有害物質經儲運環節混入茶產品。

注意事項

注意病蟲害防治。

相關問題答案